PICC置管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周文英 陈兰
[导读] 目的:探究PICC置管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体会
        周文英  陈兰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703)
        【摘要】目的:探究PICC置管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门诊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行PICC置管术后导管维护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组(n=32)行延续性护理,对照组(n=32)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PICC导管脱落发生率和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术后PICC导管维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预防PICC导管脱落情况的发生,大大降低穿刺点感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PICC置管术;延续性护理;临床体会
        在临床上,针对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多会对其实施PICC置管术。PICC置管术可以避免对患者的静脉反复进行穿刺,加大对外周静脉的保护。但在此过程中,需要采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用加强患者的导管维护护理,以此来避免穿刺点感染以及导管脱出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此,该研究以我门诊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行PICC置管术后导管维护患者当做观察对象,现针对行术后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体会展开如下探究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行PICC置管术后导管维护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每组患者各32例。其中,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3:19,年龄区间32~72岁,平均(47.19±4.07)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2:18,年龄区间33~72岁,平均(47.52±4.37)岁。两组基线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PICC置管的杀菌、消毒、换药等基础护理,并且要明确告知患者置管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1.2.2研究组
        基于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延续性护理:(1)成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小组。该小组要由PICC置管护理经验丰富的门诊护士组成,组长要由护士长担任,并尤其负责整个延续性护理计划的实施以及组员护理任务的安排。同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帮助其明确PICC导管维护的重点内容,明确PICC置管的护理流程[1]。(2)门诊护士要对患者实施一对一,面对面的的健康宣教,并要将PICC导管维护手册亲自发放到患者手中,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导管类型、穿刺部位等准确的记录在上面,并且要明确告知患者,在每次就诊时要携带好PICC导管维护手册。同时,护士也要定期更新患者PICC导管维护手册与诊疗卡上的相关信息,以便有序开展后续的护理工作。(3)门诊护士要每周都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一周一次。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随访内容。同时,门诊护士要组建患者微信群,借助微信沟通的方式来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与问题,并使用图片与视频等形式来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2]。另外,护士要叮嘱患者,禁止使用置管侧肢体来进行大幅度或者是负重运动等肢体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要明确告知患者,日常穿着的衣物要以宽松、棉质的为主。在洗澡时,要采用保鲜膜做好穿刺点的防水处理。一旦发现置管部位或者是周边皮肤出现了红肿与疼痛等症状,就要立刻入院就医,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4)门诊护士要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家庭访视,并结合患者置管的实际情况来给出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与相关建议[3]。同时,在家庭访视期间,护士要协助患者更换敷贴、冲洗导管,以此来有效避免导管堵塞与穿刺点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脱落的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中的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切口细菌检出率与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PICC置管术主要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到患者的中心静脉当中。接受PICC置管术后,在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注治疗时,就无需对其静脉进行反复的穿刺,可以大大提升静脉输液的效率与安全性[4]。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PICC置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行PIC置管患者的留管时间也越来越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做好PICC置管术后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话题之一。此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ICC导管脱落发生率和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对行PICC置管术后导管维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如下:第一,门诊护士通过对患者实施院前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更好的掌握PICC置管的有效维护方法,进一步明确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早期症状,以此来从根本上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5]。第二,门诊护士通过定期的电话随访与家庭访视,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实际的康复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大大提升延续性护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PICC置管术后导管维护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PICC导管脱落发生率与穿刺点感染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围.对接受PICC置管术后带管出院的患者实施小组式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255-256.
[2]李莎,宋爱华.延续护理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4010-4012.
[3]胡淑娟.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7):228.
[4]陈亚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123,125.
[5]于蕾,黄大平,张宏,等.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9):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