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情绪状态的改善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章淑萍 纪娅如 蒋小童
[导读]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
        章淑萍 纪娅如 蒋小童
        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68例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康复护理)。测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护理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79.41%)相比,观察组(97.06%)的服药依从性更高(=5.10,p<0.05)。分析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SAS(t=15.75,p<0.001)和SDS(t=17.93,p<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t=20.38—32.90,p<0.001)。结论: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情绪状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情绪状态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疾病属于临床性精神疾病,在发病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多方面功能不协调等,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部分患者出现社会功能退化现象[1]。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需在康复期间实施康复护理,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导致病情反反复复,需多次住院治疗,在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情绪状态等方面具有一定干预效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选择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04月~2020年01月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和因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各34例,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30-56岁,均龄(43.17±0.61)岁。观察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29-57岁,均龄(43.21±0.59)岁。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相关标准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施行康复护理,每周五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进食、冼漱、仪容仪表、整理床铺等。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每周评分最高的给予装彰及物质奖品(如拼图、扑克、零食)。从而让患者逐渐养成生活有规律、良好的卫生习惯。(2)实施作业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简单手工制作:向患者讲解手工制作对康复的作用,鼓励患者,使其愿意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动手制作。在根据患者完成制作的质量后给予一定的物品奖励,给予肯定。烹饪训练:烘焙糕点、简单的家常菜。根拾患者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患者烹饪训练。由康复工作人员展示制作的步骤,患者通过观看让其自己动手,制作完的糕点、家常菜让其与其他患者分享成果。(3)实施团体活动:护理人员组织多名患者一起活动,护理人员实施角色模拟,引导患者实施社交训练,并给予患者反馈,持续改进训练方式,通过反复强化方式,促使患者熟悉掌握社交技能,和患者之间和谐相处[2]。组织患者通过讲座方式讲解社交技巧,训练人际交往能力。(4)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帮助其了解药物对预防病情复发的重要性,学习关于精神药物的常识,从而接受药物治疗,学习服药的自我管理行为,掌握安全用药技巧和出现不良反应是能立即报告的能力,对于服药依从性高的患者给予肯定和表扬。(5)社会功能训练:户内外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兴趣爱好,为其安排合适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打兵乓球等),每次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打乒乓球等),每次运动时间和强度根据病情及身体情况没定,循序渐进,首次运动时间30分钟为宜,总运动时间不超过50分钟。(6)实施健康宣教:讲解精神分裂知识及病程时间,同时,告知患者疾病的结局和复发情况,促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提高疾病认知水平[3]。指导患者学会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对待社会偏见、歧视,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的分值范围为80~100分,部分依从的分值范围为60~79分,不依从的分值范围为0~59分,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②分析SAS、SDS评分。③分析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2.3  分析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关系(t=20.38,p<0.001)、精神状态(t=27.08,p<0.001)、躯体功能(t=22.57,p<0.001)和生理功能(t=32.90,p<0.001)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不同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详见表3

3  讨论
        3.1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通过一种良好的生活模式,让患者做到生活能自理,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促进患者生治规律和主动性。
        3.2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训练的改善作用。
通过锻炼增强肢体功能,让患者恢复自信,从而尽量摆脱疾病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防止产生精神衰退和社会退缩现象。
        3.3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和实施健康宣教的作用。通过让患者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能减少疾病的复发,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康复护理,不但改善了情绪状态,还提高了服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娄和玲.研究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44.
[2]李冬冬.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029(01):394-395.
[3]陈雪雪,徐建坤.延续性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006(008):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