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的中医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黄秋菊
[导读] 肺痨又叫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黄秋菊
        射洪市中医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肺痨又叫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程长,可累计全身其他器官,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表现为盗汗、消瘦、咳喘、低热、咳痰、咳血、乏力等症状,潜伏期比较长,极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临床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的恢复比较慢,因此在治疗时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来加强治疗效果。肺痨的致病原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外感则因“瘵虫”伤人,内伤则由于体弱多病、气血供给不足、耗损阴精而致病。虽病变部位在肺,但多会累及脾肾等多个脏器。阴虚为主,证型复杂,因此,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应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情志护理
        肺痨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情志不舒,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耐心的与其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忧郁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家庭情况、学历、性格等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宜的情志护理方案。例如:以情疏导法:像朋友一样的关心患者,与其唠家常似的聊天,给他们讲开心的故事或是笑话,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借情移情法:给患者介绍一些书籍,根据他们的喜好给他们播放音乐或是文娱节目,让他们心情放轻松;五音疗法:为他们播放五行音乐,使患者安静下来,缓解焦躁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更好的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健康宣教
        通过多种形式,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面对面指导等,让患者了解肺痨的致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并为患者讲解康复的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使之积极的配合治疗。
3.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的调理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下进行,讲究“饮食有方”、“饮食有节”,合理的搭配膳食。阴阳同虚的患者应食用能够滋阴补阳的药膳,例如桂圆粟米粥、百合、梨、木耳;气阴两虚的患者应该给予能够养阴益气的药膳,如参芪乌鸡汤、桂圆枸杞茶等;燥热阴虚的患者可以食用能够润燥养阴的药膳,例如山药萝卜汤、薏苡仁陈皮炖鸭肉、阿胶、麦冬等;气虚的患者要多食用能够活血益气的药膳,例如乌骨鸡汤、冬菇、山楂等。总之,饮食应以滋阴养肺、生津为主,多吃清淡的食物,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防止动火燥气使人体津液损伤,导致病情加重,忌烟、酒、葱姜蒜、辣椒。


4.中医按摩护理及中药调理
        加强患者腹部及其他相关穴位的按摩,例如脾经、肾经等,按摩的力度要适中,手法可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更换,常用手法为推、揉、按、点等。按摩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每天进行2次按摩;另外,由于肺痨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因此可以为患者准备参类或是虫草之类的中药进行滋补身体。患者还会出现出汗、夜间盗汗等症状,因此可以为患者准备白茅根或是艾蒿煮水或是泡茶服用,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夜晚盗汗的症状。
5.运动指导
        肺痨为慢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阴虚、火热。因此,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来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并且要适度,切忌过于劳累。对于患病初期阴虚的患者,应以卧床静养为宜,避免强烈的运动,减少机体的消耗。中医认为静可生阴,动能生阳。患者患病初期,如果进行大量的体能锻炼就会使人体阳气剧增,热邪更甚,导致阴不敛阳,患者会大量出汗,耗伤体内津液,使病情加重。因此,临床指导应以静处为主,养阴潜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于长期患病经过反复治疗后患者的肺阴得以恢复的患者,如若患者有乏力、气短等临床症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慢走、太极拳、做操等柔和缓慢的有氧运动,以此来调动一下人体的阳气,有助于机体津液的产生,进而补充肺肾阴虚。
6.环境护理
        要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及睡眠。保证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但是要注意为患者加减衣物,防止强对流风导致患者感冒,使病情加重。因为患者常常盗汗,因此一定要为患者勤换贴身衣物,并且要穿棉质好、宽松的衣物,促进汗液的排出与吸收,经常更换被褥,并对室内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另外,禁止在患者跟前吸烟及制造刺激性气味,以免刺激患者导致咳嗽加重。
7.症状护理
        肺痨患者一般夜间痰量较多,可以帮助患者半侧卧位,以便痰液排出,适量饮水,加强湿化,可以对患者进行胸背部叩击帮助患者咳痰。如若患者咳嗽较为严重,要给患者服用止咳化痰的药物,防止剧烈咳嗽导致大量痰块或是血块堵塞患者的气道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要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防止病情加重。
8.隔离与预防
        肺痨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提早预防,做好隔离,有效的阻止结核杆菌的播散。如若发现患者咳嗽、喘息并伴有咯血等现象,应该立即带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通过X线胸透或是痰液检查来排查是否患有肺痨。如果确诊应立即进行住院治疗并做好隔离。出院的患者在家中也要做好预防和隔离。患者的餐具、茶具以及洗漱用具等生活用品都应该单独使用,防止病菌的传播。并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能随地吐痰,痰液最好用纸或是朔料袋包裹然后进行烧毁处理。保证室内通风良好,最好每天对室内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