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进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毛文杰
[导读] 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
        毛文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关键词:生物药物;有效性;安全性
        生物药物有着复杂的结构,有着繁多的种类,有着各异的性质,这就使得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变得十分的复杂。在生物药物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长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会发生改变。若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会使治疗疾病缺乏良好的效果,不利于生物药物的长远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本文对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进展分析如下。
        一、概述生物药物
        通常生物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制造出来的药物。生物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蛋白质药物,另一种是核酸药物。对于生物药物来说,不仅有着普通药物的性质,还有着生物技术下的药学特性。生物药物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使得结构有着一定的不完整性;生理结构存在的差异,使得生物活性业存在着差异;由于有着广泛的生物药物受体,这使得其有着较多的功能性;生物药物有着免疫原性。由于生物药物有着这么多的特性,使得很难治愈的一些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能够利用生物药物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当然这也需要生物药物有着较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一定要依据生物药物复杂的结构,来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使开发的生物药物能够更有益于人们的健康[1]。
        二、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一)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
        在临床上,若是生物药物有着不良的反应,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可利用不同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常用的小型动物模型主要有大鼠、斑马鱼等,这样的动物模型有着十分广泛的来源,有着比较低廉的价格,是十分常用的评价模型,但是这类模型与人类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常用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主要有恒河猴、食蟹猴等,这一类模型与人类有较多相似的特点,但是价格比较贵,也比较稀少[2]。
        (二)利用小型动物模型进行评价
        在对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上,运用小型动物模型是具有可行性的。GALEN等利用小鼠来对能不能引起阴道膜炎症的nonoxynol和PB02000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会让小鼠产生这样的炎症。MILLIGAN等利用小鼠对PR02000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果比较的相似。SHI等通过大鼠对Bay41—4019的肝脏提取物做了代谢组学研究,从中发现有着比较明显增强的丙酮酸和乳酸的盐信号,有着明显减弱的牛磺酸和葡萄糖的信号,还有着比较明显增强的脂类信号。这样的结果表明该生物药物可能会造成大鼠的肝脏线粒体出现衰竭,还会导致其脂类代谢出现异常,从中显示其可能有着一定的肝毒性。通过这样的研究,为生物药物评价开拓了新的思路。此外,有研究人员利用化合物处理斑马鱼的胚胎阶段以及幼鱼时期,对斑马鱼的躯体、胃肠道、心等发育情况进行观察,与半致死率方法进行结合,并且还需要作比较,这样能够更为准确地对化合物毒性进行评估,这一评价系统有着十分突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斑马鱼对药物评价系统识别致畸物质能够达到百分之百,而识别非致畸物质也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在生物药物开发的早期运用斑马鱼能够快速筛选不安全的化合物,能够极大提高筛选的效率。


        (三)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评价
        在对生物药物进行免疫、病理等研究的时候,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有着比较好的效果。VEAZY等对三种生物药物利用恒河猴来就进行评价,分别是BMS一378806、CCR5拮抗剂CMPDl67、C52L。对于恒河猴来说,单独给药、混合给药都能刺激其阴道膜,并且能够对病毒感染起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反复给药没有造成阴道异常。PSC—RANTES可以保护阴道,由于其有着较高的合成成本,使得较难进行大规模生产。豚尾猴的应用也比较的广泛,由于豚尾猴直肠当中的菌群以及阴道与人类有着一定的相近性,因此,在对杀微生物剂候选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豚尾猴进行评价。PARIKH等发现TFV与FTC这两种抑制剂可以保护阴道攻毒SHIVSFl62P3的豚尾猴[3]。
        (四)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
        运用细胞水平来评价生物药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常用肝脏的体外系统主要有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杆状病毒、微粒体、完全的肝浆、肝组织切片等,能够提高体外研究的有效性,另外能够运用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进行定量测定,并且可以结合重要的毒理学终点。在多种酶存在的时候,可以运用复杂体外细胞模型,这样能够同时检测药物的物质代谢与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可以运用流变学试验来进行证明,但是其有着有限的敏感性和专一性。比如,为了防止细胞失水,可以运用阳离子通道抑制剂,能够阻止Ca2+流入和K+流出,对其作用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先对细胞进行脱水,运用滤膜能够进行定量测定。对细胞阳离子的流向进行确定可以运用同位素标记法,从而能够对生物药物进行评价。
        (五)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在分子水平上的机体反应与细胞和动物水平相比,有着超前的表现。对生物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能够利用对特异性癌基因的检测和对癌细胞基因的抑制表达。分子水平的评价主要的方法是炎性反应和免疫刺激。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都是常见检测的细胞因子。在应激蛋白当中,热休克蛋白是其中的一类,最近对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也成为一些生物药物的指标。OSHIMA等在对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检测的时候,在共同培养HeLa细胞与生物药物的情况下,对HSP mRNA进行检测,从而对不同细胞的毒性情况进行描述。研究结果显示与中性红实验相比,这样的方式更加的有效和灵敏,能够对致癌机制有更为准确的了解[4]。
        结束语:
        在生物药物研发的过程中,对生物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是永远的重中之重,也是生物药物在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进行的。生物药物自身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其有着更加复杂的安全性评价。尽管对于药物评价的开展能够在动物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等进行,但是不同水平有着各自的局限性,想要获得更为可靠的评价,来对生物药物的完善进行指导,就一定要采取多水平的方式来对一种药物进行评价。随着高端检测技术和研究策略的不断发展,对生物药物的评价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机遇,能够大大推进生物药物的评价研究,有助于研发更加有效、更加安全的生物药物。
        参考文献:
[1]李晓春, 王莉芳, 徐长根. 4种药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2):56-57.
[2]林志, 张頔, 屈哲,等.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关于肝细胞肥大的探讨[J]. 药物评价研究, 2019, 42(1):217-220.
[3]吴翠萍, 刘超, 刘宝峰,等.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不同原因致实验动物肺水肿情况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20, v.43(5):182-185.
[4]胡杨, 宋再伟, 赵荣生. 生物类似药临床治疗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5):12-19.
作者简介:毛文杰(1999.05-),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本科,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