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证地看待中西医结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肖珍
[导读]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主要有三种医学形式
        肖珍
        南充市顺庆区华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0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主要有三种医学形式,一种为中医,一种为西医,还有一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各种疾病临床治疗中,三种医学形式均占有一定比例,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慢慢初具规模。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之路依旧不平坦,至今为止其发展还受较多因素影响,例如人们对中西医结合方法及思路的认识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中西医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阻碍其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其的不同看待,包括两种学科理论的科学性、两种学科在实际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以及彼此之间是通过什么关系进行联系等。中西医结合不可一蹴而就,其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几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望将其融合成一门大医学。下面本文将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以及其结合的隐患来辨证的谈谈中西医结合。
1从发展的观点看中西医结合
        通常医学发展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存在密切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越发哦,医学发展也会越迅速。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和疾病进行斗争而慢慢形成的一种疾病防治医学理论体系,农业社会是其形成的社会基本。由于农业社会没有先进机器设备,主要以手工劳作为主,因此其医疗实践活动也大多以五官以及感觉器官为主来开展,因此这也决定了其医疗活动无法进一步朝着微观方向发展,只能停留在宏观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医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种先进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无疑为人们对疾病的微观认识带来了新的希望。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延长了人们的手臂以及视力,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医学实践,使得医学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慢慢形成了西医学。工业革命率先在西方出现后,慢慢使其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社会,而我国古代则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因此导致中医和西医均带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前者作为工业文明,后者作为农业文明,导致人们对这两种医学认识带来明显的文化偏见。因此从发展角度来看,中医和西医分别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及民族,是通过不同角度来对人类医学实践过程进行完善。任何事物,其发展均是遵循由低级慢慢发展至高级,再由抽象慢慢发展至具体的过程。医学发展也是如此,就好比“气”的概念,中医学早在数千年前就有提及水谷之气以及元气等概念,其是抽象的,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格瓦锡则将空气分为二氧化碳以及氧气等,其变成了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慢慢后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学家开始认识到我们体内以及血液中等也含有各种气体。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到西医都是医学发展以及认识的一个延续过程,两者是可以取长补短的,将其结合后有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视野,为疾病防治带来新思路以及新途径。


2从联系的观点看中西医结合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医学的发展过程也不是孤立地向前发展,其不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且也还要和社会形态以及经济水平等相适应。简单点说就是在古代时期,中医学是依靠人们长期和疾病进行不断斗争而慢慢形成的一种特色医疗体系,以其当时的实际情况,要其提供出DNA以及基因等医学知识简直不切实际,也和历史要求不相符。当时西医则是在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其他方面例如社会经济以及形态等也随之慢慢发展起来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所研究的内容都和人们健康息息相关,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均是从人们的日常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中医主张的是天人合一以及病从口入等,而相比之下,西医对疾病的解释就要更加具体一些,其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光线、污染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存在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均力求通过体外的症状来和体内生命活动联系起来,从而找出疾病诊治规律,通过体表联系体内来寻求生命活动规律,进而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站在联系的观点上,中医和西医在认知人体以及疾病防治方面,其所研究的思路具有一定相似性,而这也为其结合带来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3中西医结合的隐患
        虽然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以做到取长补短,其原本目的是希望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但是其结合也存在一定隐患,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它。目前较多研究均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隐患主要在于中医西化严重。很多中青年中医由于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没有真正了解以及掌握中医精髓,致使中医过于西化。其实中医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我们需要对其有足够的信心,例如在面对SARS的时候,广州省中医院就可以勇敢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受到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赞许。中医西化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生还无法摆脱西医思维模式,考虑到中医形态学知识可能先天不足,因此在疾病检查的时候,并不反对采用各种实验室技术以及影像学技术等为患者进行辅助检查,但是在确定检查诊断结果后,在为患者施治的时候,需要保持辨证思维理念,而实际上有很多中医师因受西医观念影响,导致其在治疗时容易陷入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例如碰到炎症就对患者进行清热解毒治疗,高血压患者就予以平肝熄风。现代药理学证实地骨皮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遇到糖尿病患者就一定选择地骨皮。“以方套病”的方法和中医辨证治疗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没有体现中医治疗精髓所在,若无法继承中医思维有何来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呢?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如果时机不成熟将其强行结合,那么无疑是对中医的一种毁灭性打击。因此我们一点要辨证的看待中西医结合,首先要继承好中医,然后才可以将其脊髓和西医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使其可以真正交融成一门新的大医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