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增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省内江 ,6410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医院医疗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这给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被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心脏类疾病的方式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为心脏类疾病的治疗增加了根治的几率,无论是对患者来说还是对医院来说,这都是不容忽视的进步。关于这一手术术后的护理情况,患者和家属存在诸多疑虑,关于服药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对此,为明确服药的情况,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是否需要服药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一、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是否还需要服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很多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大不如前,常常伴随房颤等心脏性疾病,检查发现之后则应进行及时治疗,而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比较常见的新型治疗方式,其因治疗迅速、效果明显以及微创等优点,备受临床喜爱。但是关于该手术之后是否需要服药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实际上,因房颤这一疾病较为难愈,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身体机能正在慢慢退化,所以在手术治疗之后还会伴随一些术后症状,因此在手术之后,还是应该做好药物治疗的准备。另外,在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后,有一些患者还会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胸口隐痛、胸闷心悸以及恶心呕吐等,通常此类症状比较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就可以自行好转;但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对症状过于担心,所以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此时则需遵循医嘱服用一些药物,以便更好地康复。
二、术后服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1、抗心律失常类药物
就现今的情况来看,射频消融术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其还是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患者的左心房大小、病史的长短以及医生的技术等,受这些情况的影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转复成窦性心律时,还可能出现电血不稳的情况,而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所以手术之后应积极预防房颤复发,并需形成窦性心律的状态,此时则需要进行常规服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其中比较常用的药物包括倍他乐克、心律平以及可达龙等,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服用约3个月即可,而后则需根据医生的检查确定是否还需继续服药。现今临床上普遍的就是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如Ⅲ类经典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等,这一药物在维持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存在较高的成功率,所以使用较为广泛,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有许多,所以选用时应特别注意。
2、抗凝药物类治疗
很多房颤患者在完成射频消融术之后,会在转复窦性心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心房收缩功能无法正常恢复的情况,进而会引发栓塞,所以临床上建议患者手术之后还需服用约3个月左右的抗凝药物。对于使用华法林药物的患者应注意定期去医院进行抽血,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测,保证INR被控制在2 ~ 3之间;而对于使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新型抗凝药物的患者来说,通常无需定期去医院检查INR指标。另外,在抗凝药物的服用期间,患者还需及时注意自身身体变化情况,观测有无出血症状,比如常见的黑便、皮下瘀斑瘀点或牙龈出血等症状,一旦产生出血症状,则需及时停止使用抗凝药物,而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对于一些口服了3个月以上抗凝药物的没有复发房颤的患者来说,关于后期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药物的问题,应进行血栓风险评分CHADS2以及CHA2DS2-VASC评分做进一步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谨慎选择。
3、抑酸护胃类药物
一些患者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之后会选择服用抑酸护胃类药物,比如常见的泮托拉唑等。对此情况,也有一些患者表示不理解:“进行心脏微创手术,为什么需要护胃”,经过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部位息息相关。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需对患者的左心房内壁中的多部位进行消融,其中就有肺静脉隔离的步骤,且食道处于左心房的后方,和其相邻。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射频消融术,则可能对食道造成热损伤,所以在手术之后应保护好食道,所以,射频消融术之后,可根据情况服用约4 ~ 6周的保护胃粘膜的药剂,其中包括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在此同时,医生还应叮嘱患者多吃清淡饮食,杜绝油腻饮食。以防因吃的食物太硬影响食道和消化,另外还需注意不要吃太烫的饮食。
三、几类常见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1、华法林
华法林这一药物是比较常见的房颤抗凝类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的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太低会导致抗凝的效率不足,进而导致血栓事件频发,而太高则会引发出血并发症。使用三个月之后还需根据凝血功能变化进行药量的调整。其中主要的注意事项为:可以与其他食物混和食用,也可空腹食用;最好选择晚上服用;如果前一天出现漏食的情况,则第二天无需加量,如果连续超过两天漏食,则需检查凝血功能;服药期间杜绝危险运动;忌和中草药、茶等一起服用。
2、达比加群
这一药物属于创新型药物,可对凝血酶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在抗凝效果方面比较稳定、能够预测且有效,而且一般不会产生药物或食物的相互作用,同时不需要进行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查以及剂量的变化。但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服药。如果用药不当,则很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头痛、眩晕、贫血、低血压、发热、便秘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3、阿司匹林
这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后可避免形成血栓,同时还能令急性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继发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风险降低。在服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为降低胃肠刺激,可用水冲服或者和食物一起服用;服药期间不可饮酒;不可与其他类的抗血栓药物同用;同时还需注意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过敏反应,视听减弱、耳鸣、眩晕、头痛等神经症状,以及肝肾损坏等情况。
4、胺碘酮
这类药物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在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以及房颤等方面存在明显效果。但该药物对肝脏、肺以及甲状腺等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在服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或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最好可保持每两个月一次,当出现心悸等症状时,则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测。
5、倍他乐克
这一药物主要可将心率降低,同时将心肌收缩力减少,还可降低血压,保护心脏。该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和剂量息息相关。在服药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诊断或服药。在进行射频消融术之后还需做好定期随访,根据情况进行药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