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药物理化性能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   作者:1.刘重深2.范晓铮 李雪飞
[导读] 目前,药物共晶接受度较高的定义是
        1.刘重深2.范晓铮 李雪飞
        华北理工大学 口腔医学院 河北省唐山063210
        华北理工大学 口腔医学院 河北省唐山063210
        华北理工大学 人文法律学院 河北省唐山 063210                      目前,药物共晶接受度较高的定义是: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分子与其他生理上可接受的酸、碱、盐、非离子化合物分子等共晶形成物(co-crystal former,CCF)以氢键等非共价键相连而结合在同一晶型中。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醌氢醌便作为典型的共晶结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但直至近三十年,才真正的把它应用在药学领域。可以说,共晶至今的研究仍然偏少,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其应用范围也很狭窄。
        伊曲康唑是一种适用于体表和深部感染的广谱和高效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理化参数如下表:

红外表征的分析
        红外表征条件:分别取伊曲康唑与5-乙酰氨基水杨酸及粉末a适量,与溴化钾以质量比1:100充分研磨均匀,在红外灯下干燥后压片,扫描次数为10次,分辨率为2cm-1,4000~400cm-1全谱扫描,记录红外谱。
        伊曲康唑、5-乙酰氨基水杨酸及其所形成的粉末a的红外图谱对比图如图3.1:

        差示扫描量热表征条件:分别称取伊曲康唑与5-乙酰氨基水杨酸及粉末a约3mg,置于带盖铝锅中,以空铝锅作为参比,氮气气氛,升温速率:10 ℃·min- 1,温度:30-250℃,记录吸热曲线[13]如下图:


        从图中可看出,5-乙酰氨基水杨酸与伊曲康唑的曲线十分平坦,各自仅有一个尖峰,说明伊曲康唑及制备的5-乙酰氨基水杨酸纯度很高。粉末a出现两个峰,一个较为尖锐,且出现熔点有别于伊曲康唑与5-乙酰氨基水杨酸的熔点,说明有共晶形成。因所用的伊曲康唑与5-乙酰氨基水杨酸的质量比为3:1,即伊曲康唑相对较高,所以在尖峰后面的小峰,其熔点接近于伊曲康唑的熔点,可视为粉末a中有游离的伊曲康唑。所以,可确认伊曲康唑与5-乙酰氨基水杨酸形成了共晶。
        传统的药物一直局限于多晶型物、盐、溶剂化物等,而随着药物共晶的发展可为传统药物提供多样性的结晶形式。通过形成共晶,使伊曲康唑提高溶解度,提高抗真菌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
        所选用的共晶形成物不同于普通共晶形成物,存在着本身毒性低、有一定的抗菌生物活性的优点,从而与伊曲康唑产生协同作用,增加药物的抗菌活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