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高密 李雪丽 朱春燕
[导读] 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冠心病病例89例
        高密   李雪丽    朱春燕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冠心病病例89例,干预模式分组,A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45例,B组(常规西医干预)44例,比较生活质量、干预评价。结果:生活质量比较,A组[(89.97±8.72)分]优于B组[(83.21±8.33)分](P<0.05);干预评价比较,A组[91.11(41/45)]优于B组[61.36(27/44)](P<0.05)。结论:以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联合进行冠心病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影响,患者评价较好。
关键词:冠心病;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生活质量

        前言:在心血管病症中,冠心病较高发,该病常见复发,可致残致死。病程推进以后,发作频率提升,症状加重,危险性提升,威胁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质量。常规治疗干预以西药用药为主,因病程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手段从穴位刺激和机体调节着手,手段相对温和,患者较耐受。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是与冠心病适配的中医疗法[1]。本文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9例,说明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联合应用的方法,重点观察实施后生活质量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2月~2020年11月,A组45例,性别:男/女=29/16,年龄(44~79)岁,平均(58.07±9.62)岁。B组44例,性别:男/女=27/17,年龄(45~77)岁,平均(58.06±9.59)岁。两组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冠心病确诊;(2)自主意识良好;(3)可常规沟通;(4)资料齐全;(5)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2)妊娠哺乳期;(3)肝肾疾病;(4)合并其他心脏重症;(5)脑血管异常。
1.2方法
        A组:(1)基础干预,如健康宣教、饮食控制和对症治疗等。(2)耳穴压豆:选取内分泌相关穴位,对肾上腺、心脏、交感神经和皮质下以及神门穴进行消毒,取王不留行籽粘贴于胶布(0.7cm×0.7cm)正中,对上述穴位进行贴敷,然后沿顺时针进行轻柔按摩,每穴(1~2)min,患者局部酸麻痛则表示力度适宜,压豆后预防沾水。自行按压,(15~20)下/次,5次/d,以3d为更换贴敷,线贴压单耳,然后贴压双耳,交替进行。持续治疗1m。预防皮肤破溃。(3)穴位贴敷:以冰片、檀香、降香与三七配制成方,以冰片为单位重量,三七和檀香各两单位,降香4单位,研磨成为细粉并予以过滤,以姜汁(蜂蜜也可)制成稠膏。取穴如下:主穴为内关穴、至阳穴、膻中穴;气虚病例附加足三里与脾腧穴;痰湿病例另取天突穴、丰隆穴;血瘀病例另取血海穴。消毒穴位后,取6g药膏,以胶布固定,2h内忌沾冷水,睡前敷贴至晨间。每次(8~12)h,持续贴敷1m。避免抓挠,预防感染。
        B组行常规干预。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躯体状态、社会功能,分析总体评价。评分、生活状态正相关。
        干预评价:使用自制问卷(0~100分),根据评分评价干预质量。(1)0~65分,差,立即整改;(2)66~75分,中,应行全面优化;(3)76~85分,良,评价较好,应力求完善;(4)86~100分,优,完全满意,继续保持。优良率=[(1)+(2)]÷(本组n)×100.00%。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为胸痹和心痛病症,在治疗时,应促进肺腑平顺,调节气血。穴位敷贴是以穴位为关键点调节经络,缓解阴阳紊乱。耳穴压豆是刺激耳穴,促进气血通畅,实现舒经通络。联合施治后,机体状态稳定,经络畅通,气血充足平和,抑制功能紊乱,对脑皮质产生正向刺激,调节神经功能,进而改善睡眠,去除焦躁情绪,稳定身心[2]。
        在冠心病治疗中,须从症状出发,实施对症干预:(1)心绞痛:进行血管扩张,平衡血脂状态,调节心肌耗氧,抗血小板治疗。(2)心肌梗塞:根据病情争取时间窗内溶栓。(3)心律失常:稳定心律用药。(4)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进行螺内酯等用药。(5)护理干预:实施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病因、发展机制和控制要点,促进配合治疗。此外,还应评估心理状态,疏导不良心理,促进情绪平稳。强化饮食管理,减少油脂摄入。
        本次研究中,中医干预后,A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生理和躯体功能强化,社会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优化。该组对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接受度较高,对干预成效较认可,90%以上患者较满意。B组与之相比,虽可见成效,但成效较弱,评价一般。
        综上,在治疗干预冠心病病症时,可选择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应用,对躯体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有积极意义,提升社会功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较易接受,促进治疗依从,应用影响显著。
参考文献:
[1]梁海莉,陈青,黄明霞等.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8):158-161.
[2]尚丽春.冠心病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实施护理的价值评析[J].当代医学,2019,25(02):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