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其生活方式的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丁惠红
[导读]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其生活方式的作用
        丁惠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其生活方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体检的老年人118名,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试验组,实施健康管理,一组为对照组,不实施任何的健康教育。对比试验后两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比例和卫生知识知晓率。结果 试验组的老年人不良习惯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老年人的卫生知识知晓率为9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80%的知晓率(P<0.05)。结论 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可以改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对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方式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渐渐成为了社会的重要难题之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正逐步退化,免疫力降低,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种慢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给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灵带来较大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1]。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使老年人拥有健康的生活。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体检的老年人118名,一组不实施任何的健康教育,一组实施健康管理,观察两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比试验后两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比例和对卫生知识知晓率,充分体现了实施健康管理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体检的老年人118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59例。其中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66.5±2.17)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0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67.3±2.36)岁。两组老年人均自愿参加此次调查研究活动,且身体状况均良好、意识清晰,两组老年人在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人不实施任何的健康教育。
        试验组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健康状况评估。在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前,需要作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及培训所需的各种资料。之后,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全面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当前用药状况、治疗状况、既往病史等。评估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形式,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血压、血糖、体重、抽烟史、睡眠质量等。
        第二,体征检查。由医务人员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更全面的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重、体温、血压、呼吸、皮肤状况、口腔、视力、听力、心肝肺功能检查、运动功能判断等。从中确定是否有异常状况的存在。
        第三,辅助检查。对老年人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以后,要通过医学设备进行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检查等。
        第四,进行健康指导。医务人员结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评估、体征检查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对老年人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状况分析,结合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医务人员应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各种活动,分析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后,指出其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威胁,为其制定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已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医务人员要结合体检结果,为老年人指定出实用的生活指导方案,让老年人对慢性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的习惯。对于检查中存在异常状况的老年人,医务人员需要其进行定期的复查,向其介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防跌倒措施、预防意外伤害及自救措施等[3]。
        第五,定期随访。医务人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定期对老年人进行随访,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应该纳入慢性疾病管理中,结合管理程序予以针对性管理,并适度调整治疗方案,增加随访频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老年人在试验后不良生活习惯比例和卫生知识知晓率。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10g为不良饮食,管理成功的标准是每天食盐摄入量少于6g。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少于3次为缺乏运动,管理成功的标准是每周体育锻炼超过3次,每次锻炼不少于半小时。睡眠时出现焦虑、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即为睡眠质量差,管理成功的标准是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5个半小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试验后两组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比例。
        在试验后,试验组老年人的不良习惯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2.2对比试验后两组老年人卫生知识知晓率。
        在试验后,试验组老年人卫生知晓58例,知晓率为98.31%。对照组老年人卫生知晓40例,知晓率为67.80%。试验组老年人的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多半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会逐步老化,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慢性疾病的长期折磨,进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严重的社会性问题[4]。
        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常规体检结果、辅助检查结果,来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运动状况、饮食状况、慢性并发状况、既往病史、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当前用药与治疗状况等进行分析与了解,为老年人制定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渐渐提高健康水平。目前,体征检查通常包括体温、体重、脉搏、血压、呼吸、皮肤状况、心脏、腹部等常规检查,并需要对老年人的口腔与视力、听力、运动功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再加上血常规、空腹血糖、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检测,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水平。医务人员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有利于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老年人的依从性,增进健康干预效果,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健康管理能够结合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性、系统性的治疗与护理服务,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不良生活习惯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对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宇廷. 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其生活方式的影响观察[J]. 黑龙江医药, 2017, 30(3):544-546.
[2]林桂永, 李丹, 林娟,等. 探讨健康管理在某养老院老年保健中的作用[J]. 现代养生月刊, 2017,9(4).
[3]谢仁息. 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方案对居家养老群体的效果[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 37(5):70-71.
[4]谢琦.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作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2):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