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陈进
[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其价值
        陈进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50例纳入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后的喘息缓解时间更短,C反应蛋白指标更优,两组间的所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试验表明,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缓解疾病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内科治疗;安全性;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的常见内科疾病之一,发病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甚至危害生命。西医治疗手段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起效快、药效明确的优点[1],但是西医治疗手段往往不适合长期用药策略,中医以其经验、辩证、整体治疗的原则,安全价值高,能够通过利用合理的配方进行因人而异的对症下药,且中药材的药效比较温和,毒副作用小,能够坚持用药的过程中逐渐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达到温润体质、保护机体的作用。本次研究分析了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其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50例纳入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为(54.12±2.24)岁,病程2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为(1.22±1.25)年;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54.33±2.25)岁,病程2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为(1.21±1.27)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血清学检验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长期用药治疗明显无效患者;存在药物依赖;过敏体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性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治疗,给予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等药物抗感染,并积极雾化吸入、吸痰、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保障呼吸顺畅。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基本方为:白芍15g、当归15g、白芥子12g、莱菔子10g、紫苏子10g、半夏10g、桂枝10g、五味子10g、川芎10g、炙麻黄8g、干姜6g、细辛3g。该药方进行随症加减,咽喉瘙痒严重的患者加僵蚕10g、地龙6g、桔梗6g、牛蒡子5g;剧烈咳嗽的患者加款冬花10g、紫菀8g、百部8g;咽喉干燥患的患者加沙参8g、玉竹6g;风寒的患者增加防风10g;肾虚体弱的患者增加黄芪18g、白术10g;发热面赤的患者增加黄芩10g、桑白皮10g;痰多的患者增加旋复花9g、天南星8g、陈皮7g。药方配置完毕后每日煎制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喘息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得出结果。
        C反应蛋白、喘息缓解时间:由医护人员做好详细的检查和记录。
        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以百分比进行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性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或者t检验进行处理计算。当P<0.05的时候则表示比较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喘息缓解时间
        由表1可见,和对照组性支气管炎患者相比较,实验组喘息缓解时间更短,C反应蛋白指标更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少量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中2例(8%)、实验组患者中3例(12%)。但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基本上消失,数据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的范畴[3],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发热、肺部啰音、喘息等炎症表现,治疗的重点在于清热解毒、润肺散寒、降气平喘、化痰祛湿中。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中,白芍、五味子补肺气、白芥子止咳化痰、桂枝温经利尿、桔梗排痰,联合药方服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后的喘息缓解时间更短,C反应蛋白指标更优,两组间的所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瑜,王珏,吴冬梅, 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1):1162-1166.
[2]白云苹,李建生.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证候方药规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5):3666-3671.
[3]白云苹,李建生,李庆磊, 等.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921-4924.
[4]王松慧,康俊英,薛冰娜, 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治疗对策及对SOD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7):1625-1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