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 赖秋红
龙岩市武平县医院 福建 武平 364300
【摘要】目的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对患者就医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抽出300例门诊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2020年11月,进行随机分组,150例试验组就诊时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150例参照组患者就诊时采用传统门诊流程,统计两组就医时间。结果 试验组门诊患者参照组有着更短的就医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患者门诊就医时间,值得普及推广。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就医时间
门诊是患者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就医结束离院都要经过众多环节,如挂号、候诊、缴费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排队等待,会浪费患者较长的时间,还会降低患者就诊体验[1]。当前社会中人们追求高效率,在就医看病方面也是同样的,所以需要对繁琐的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尽可能缩短门诊就医时间。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推广,以及新媒体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影响着各行各业,如果能在门诊就诊中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就能达到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获得智能化就医体验,提高就医效率,以及医院整体形象、社会效益。本院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优化方式对门诊患者就医时间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3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都在2020年1月-2020年11月入院,同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各150例的两组,试验组门诊患者年龄18-68(43.15±5.52)岁,男女占比78:72,有59例复诊、91例初诊。参照组门诊患者年龄18-68(43.15±5.52)岁,男女占比79:71,有54例复诊、96例初诊。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门诊患者入院时采用传统的就诊流程,即所有就医环节都现场完成。试验组则采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措施如下:
1.2.1 门诊预约:搭建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并将二维码张贴在门诊醒目位置,导诊护士引导患者关注,指导患者建立账号、完善个人信息,绑定医保卡[2];在导诊页面中选择自身症状,进入所需要就诊的科室以及科室医生出诊的预览页面,可以直接进行就诊时间、医生、科室选择,并进行预约挂号;完成后直接通过微信支付付款,平台自动给患者发送短信提醒。如果患者不能准时前来就诊,可以在就诊前一小时进入平台进行预约取消处理,自动退费。
1.2.2 就诊流程: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实时查看挂号人数、候诊人数、就诊号等信息,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入院时间,避免长时间候诊或过号情况发生。如果在就诊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或拿药,可以直接进行线上缴费,并在支付成功后告知检查位置、取药位置等信息,患者可以直接前去,避免找不到路。
1.2.3 就诊结束:所有就诊流程都结束后,护理人员对其就诊结果进行确认,并询问是否有药物使用的疑问,确保没有问题后可以离开医院。同时,患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查看本次就诊的各个环节。如果患者在家庭用药或自我护理中有疑问,可以与科室值班医生、护士进行互动[3]。此外,定期以图文的方式发送用药指导、疾病科普、健康知识等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门诊患者的就医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医院门诊每天人流量巨大,加之医生数量有限、患者需求大等原因,容易超出门诊负荷,让患者就医时间过长,护理人员工作量剧增,不能及时给予患者优质的服务和指导,还会因此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就诊体验,打破正常的医疗秩序,所以要对门诊流程进行优化。
当前微信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信息平台,如果在门诊流程优化过程中将其融入进来,可以提高优化效果。医院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挂号、缴费、分诊等环节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实现一站式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新型就诊模式,使门诊就诊环境更加舒适、便捷。我院在门诊流程优化过程中运用了微信公众平台,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就医时间比采用传统门诊流程的参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可以缩短患者门诊就医各个环节的时间。
总而言之,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的应用有助于患者门诊就医时间,值得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可, 孙超. 微信公众平台优化门诊流程对患者就医时间的影响研究[J]. 护理学, 2019, 008(003):P.272-278.
[2] 陈春霖, 周萍, 吴丽英,等. 微信公众平台在门诊就医流程中的优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19):317-317.
[3] 秦涵书, 刘兆海, 袁雪莉,等. 微信在优化门诊流程中的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18, 013(00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