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玲,岳英,周红丽,黄友丽,胡远丽,魏虹
德阳市人民医院 618000
摘要:目的 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提高血糖达标率。方法 将100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进行演示,让病人找出错误的操作。于出院后第7天、3个月两次评价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出院后第7天,实验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胰岛素注射相关行为及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末,实验组各项血糖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采用情景模拟式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逐年递增趋势。胰岛素注射治疗是最重要的控制血糖的手段[2],但胰岛素不规范注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血糖控制达标率低[3],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及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育运用于出院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中,探讨其对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0月在本医院内分泌代谢及老年病科住院,并在出院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方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10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2-79(67±8.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2017 年版) 》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血糖、免疫学检查确诊;③神志清楚,能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④能正常书写,自愿参加本研究项目;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视力障碍;②听力障碍;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 ③阿尔兹海默病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随访过程中无脱落病例。
1.1方法
1.1.1 制作情景模拟剧本: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中最常见的情景,如食欲不佳时的胰岛素注射、餐前胰岛素注射、外出旅游时胰岛素储存方法、胰岛素注射后停留的时间、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低血糖紧急处理6个情景。
1.12 视频教育:制作胰岛素注射视频,每天播放约20分钟/次,视频内容根据《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制作,包括胰岛素注射操作分步骤讲解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1.3 示范教育:每周二、四由主管护士在学习室对在院病人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正确的教学演示,时间约40分钟,主管护士准备好注射用物(胰岛素注射笔及针头、注射海绵),教学内容包括胰岛素种类、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储存、注射部位轮换、针头处置、低血糖等相关知识,分步骤讲解,对关键注意点进行强调,举例说明常见问题,现场答疑。
1.1.4 情景模拟教育:出院前一天,予对照组预出院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包括药物、饮食、胰岛素注射指导。实验组使用情景模拟教育,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中最常见的场景,如食欲不佳时的胰岛素注射、餐前胰岛素注射、外出旅游时胰岛素储存方法、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低血糖紧急处理6个情景,随机选择2个问题,进行现场情景演示,情景中有错误的操作,让实验组患者找出错误的问题,达到掌握的目的。
1.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得分、胰岛素注射出院指导满意度、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1.2.1出院后第7天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胰岛素注射出院指导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自行设计,共20个条目,每条5分,共计100分。
1.2.2出院后3个月末来医院复诊,检查和记录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出院后第7天,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实验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4胰岛素注射出院指导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严峻,但血糖控制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糖尿病患者中,接受治疗的仅有25.8%,而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能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仅占39.7%[4],且近十年未见明显改善,可见,我国虽然糖尿病发病率高,但是血糖控制达标率却低。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建议,应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指南提出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报道显示即使是已使用胰岛素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患者其血糖控制达标率也仅有36.2%及39.9%[3],分析提示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次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近况调查结果显示,不规范注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如注射部位轮转不规范、注射笔针头重复使用、患者教育不充分等问题降低了胰岛素的治疗效果,从而导致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本研究问卷调查显示,出院患者胰岛素注射最多的问题还是注射部位不轮转或轮转不规范、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重复使用,与第三次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近况调查结果相符,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教育,使住院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规范的注射胰岛素,进行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问卷得分发现,实验组的胰岛素相关知识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采用情景模拟式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4.小结
本研究发现采用情景模拟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胰岛素注射知识及行为,提高血糖达标率。但是由于人力及物力等因素,本研究没有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调查,且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短,对长期的教育效果还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6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17.
[3] 郭晓蕙,Pavika Jain,于忱非.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的长期成本效果评估[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04(2):81-84.
[4]中华糖尿病杂志指南与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2):79-105.
基金项目:2018年成都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