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李永义 黄玉晶 徐胜辉
[导读]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疗效
        李永义  黄玉晶 徐胜辉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中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院,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SQI与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失眠症中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疗效

        中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发生原因与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有关,发病后脑部供血出现异常,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易惊醒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与脑部神经重建。针对中风失眠症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以便提高预后效果。在中风失眠患者中给予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与神经功能,取得满意疗效[1-2]。在本次研究中,对中风失眠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中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院,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42-78岁为患者年龄范围,平均为(62.3±3.2)岁。病程1-9个月,平均为(4.2±0.7)个月。实验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43-79岁为患者年龄范围,平均为(63.2±3.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为(4.7±0.9)个月。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该病,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症者、精神异常者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取西医治疗,口服0.5-0.8mg的阿普唑仑,在睡眠30min服用,连续治疗4周。
实验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宁心安神、交通阴阳。选取的主穴包括阴、阳跷脉、三阴交、内关、神门、通里、印堂、四神聪等穴位。如果患者表现为心脾亏损,并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心俞穴、巨阙、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如果患者心肾不交,并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肾俞、心俞、太溪等穴位。如果患者表现为心胆虚怯,并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心俞、胆俞、丘墟穴等。如果患者表现为胃气不和,并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下脘穴、胃俞穴。如果患者表现为肝火扰心,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侠溪、行间等学。如果患者表现为痰热扰心,选取辅穴进行针灸,包括内庭与丰隆穴。在针刺过程中,需要对工具与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告知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让患者身心放松,并选择对应的穴位入针,采取平补平泻法进行操作,留针30min后去针,每天针灸1次,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分值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并采取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值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在疗效标准中,显效:患者失眠症状消失,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醒来后精力充沛。有效:夜间睡眠时间3h以上,可以进入深度睡眠,失眠症状明显好转。无效:失眠症状无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明显,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中医中认为中风会导致气血瘀滞,出现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阳上亢、脾胃失调、心胆虚怯等情况。大多数中风患者会出现失眠症,影响睡眠质量。中风后患者脑部神经受到一定损伤,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加上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引起失眠。在常规西医治疗中,通常会采取阿普唑仑等药物治疗,能够促进睡眠,但是长期治疗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疗效不够理想[3]。而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在针灸中主要以补心气、安心神为主,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突触重建,能够显著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从而改善睡眠质量[4]。
        综上所述,在中风患者失眠症中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学锋,程井军,夏丹,等.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3):95-97.
[2]王淑平.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3):199-200.
[3]果志霞.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2):54-55.
[4]郑维龙.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9,8(04):3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