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芳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 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为40例,分别对其实施外科导萌手术和口腔正畸治疗,分析最终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可有效治疗上前牙阻生,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口腔正畸;前牙阻生;临床效果
牙阻生属于牙齿发育障碍疾病,其中上前牙阻生多受上前牙骨软组织和纤维组织异常所致,导致患者咬合畸形,影响患者嘴巴闭合、咀嚼及说话,甚至引起胃肠疾病[1]。本研究发现外科导萌手术和口腔正畸治疗均可改善患者上前牙阻生,但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1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15~32岁,平均年龄(23.5±2.9)岁,其中12例存在萌出异常,15例牙齿间隙不足,13例存在多生牙;观察组40例患者中2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17~32岁,平均年龄(24.5±2.4)岁,其中14例存在萌出异常,14例牙齿间隙不足,12例存在多生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表现相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同意知情,无严重器官疾病、凝血疾病及精神异常,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外科导萌手术,患者面部使用利多卡因(2%),牙龈沟行弧形或梯形切口,翻瓣暴露上前牙牙冠,轻缓将阻碍牙齿组织剔除,操作时注意不要损坏邻牙,止血并缝合伤口。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口腔正畸治疗,在口腔镜下仔细观察上前牙阻生与邻牙阻生情况,判断好牵引方向并使用橡皮圈牵引,牵引力一般情况下控制在50g左右,直至牙齿回到正确位置,微调后使用自锁托槽固定,14天进行一次复查,以免上前牙出现再次移位,患者牙列排布整齐,牙齿萌出正常时,方可停止正畸治疗。
1.3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牙齿咬合、语言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觉;有效:患者牙齿咬合、语言功能基本正常,存在轻微疼痛;无效:患者牙齿咬合、语言功能、疼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对照组20例(50.00%)为显效,12例(30.00%)为有效,8例(20.0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25例(62.50%)为显效,14例(35.00%)为有效,1例(2.5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50%%(39/40);观察组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365,P=0.0000,P<0.05)。
3讨论
上前牙阻生患者多为11~18岁青少年,患病率为1%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口腔美观度也逐步提升,牙齿整齐不仅影响着青少年身体健康,还会影响自信心。研究表明[2],上前牙阻生多与上颌尖牙距太大,邻牙移位、牙龈脓肿,遗传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牙齿畸形,语言功能障碍,牙龈肿痛症状,部分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待发现时患者骨组织及纤维组织已出现增生情况,导致正常牙齿无法萌出,偏离正确位置,影响牙齿整齐度。
目前,治疗上前牙阻生方法较多,拔除乳牙,牙弓扩大,均可预防上前牙阻生。外科导萌手术在治疗时将患者牙周组织去掉,消除尖牙萌出阻力,可有效排除牙齿,保护患者牙齿形态,但对患者骨骼发育要求较高,如患者骨骼未完善发育,必须使用羟基磷灰石进行弥补,如补换证埋伏部位过浅,则无法实施外科导萌手术。口腔正畸将患者牙周组织和牙槽骨骼清除,保留牙槽颊侧远骨头,再通过30g~60g牵引力度进行合理牵引,既不会对牙龈造成损坏,还能在尖牙萌出的同时和周围牙齿保持整齐,增加口腔美观度[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外科导萌手术后实施口腔正畸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一的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由此可见,外科导萌手术后实施口腔正畸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可有效治疗上前牙阻生,快速改善患者牙齿咬合、语言功能障碍,消除牙龈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媚.口腔正畸配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上前牙阻生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5):146-147.
[2]金晓月,丁熙.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5):661-662.
[3]徐雪云.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应用及患者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