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娟 俞林燕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探究其对胎盘早剥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跟踪观察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患者,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40例孕产妇患者,分析两组孕产妇患者的并发症、母婴结局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所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平均血压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胎盘早剥发病凶险,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会严重的威胁孕产妇患者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法,可以做到有效及时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了婴儿存活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对治疗更加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胎盘早剥;病情转归;并发症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变化,因为一些不良的生活因素,使得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患者基数显著增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胎盘早剥属于妇产科严重的病情之一,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并伴有腹痛腰痛等临床症状。妊娠期间患者的子宫静脉压急速上升或者外伤及血管病变都会引发胎盘早剥的现象。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孕产妇患者胎盘早剥的病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跟踪观察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患者,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40例孕产妇患者。实验组孕产妇患者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26.6±1.7);对照组孕产妇患者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27.1±1.8)岁。两组患者所有一般资料对比,意义表示P>0.05,故其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施常规的胎盘早剥护理方式。
在对照组孕产妇患者护理的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产后出血的护理:根据孕产妇的病情,为孕产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待胎盘娩出后,要做好子宫收缩的相应措施及仔细检查胎盘情况,严密监视患者的各种指标及生命体征情况,采用子宫按摩或注射子宫收缩剂方式排除宫腔积血;为孕产妇随时可能发生情况做好完善的准备。②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注射部位有无出现点或青紫色瘀斑;动态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或腹部切口渗血的性质及量[2]。密切监测孕产妇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数据变化,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要第一时间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并作出相应的措施。③多脏器功能衰竭护理:密切关注孕产妇的体温、尿量、血压、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患者进行定时的肝肾功能、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血小板恶化纤维蛋白原等进行检测;做好皮肤清洁护理。④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密切观察孕产妇排尿量的情况,动态检测肾功能、电解质、尿比重、尿色等;必要时要为患者实施血液透析[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出血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使用EXCEL 2019进行录入,并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数据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数据对比中,对比差异显著,研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所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法,可以做到有效及时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了婴儿存活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对治疗更加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玉珍,姚壁.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05).
【2】焦彩玲.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17).
【3】潘能里.胎盘早剥发病原因及不同处理时机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