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龚亚光
[导读] 作为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
        龚亚光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作为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承担着对院内病人的手术和疾病的治疗,对减少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医政对医院手术室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高,医院不断地改进手术室的设备,大大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和院内感染,缩短了手术时间。这一切对病人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手术室;常见护理措施;护理安全措施;防范措施
        前言
        手术间是治疗病人的重要科室,手术过程比较复杂,不仅对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整个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形成很好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但由于手术室特殊的环境,对手术室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手术室的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还远远比不上市级医院,但是手术室常见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
        1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以前医院在选拔护士时并不十分严格,选拔偏重于理论知识,因此导致许多护士长的技术操作水平与理论知识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医院的建设发展,我院对护士长的考核不仅注重理论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操作技能。近年来,随着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细化和全面,对护理操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器械、新技术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所以,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将成为影响手术安全的隐患之一。
        手术室环境因素,手术器械因素;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严格的无菌条件能够大大降低感染率。如果手术室的环境无法达到无菌或者手术室的噪音过大,手术当中用到的器械没有达到灭菌的条件可能会严重影响医生对手术的预判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室噪音的控制都会成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
        护士对手术体位不合理放置;我院属于基层医院每年进行的手术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的可控制的手术,虽然说是简单的小手术但在手术时对患者进行合理手术体位安置是必不可少的。护士在术前没有认真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及时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也是护理安全隐患之一。
        护士不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在每项护理操作进行前,进行中,进行后都要求严格的三查七对。如果护士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偷懒不进行三查七对,则很容易出现患者在手术用或者输血时出现重大错误,成为护理安全隐患。
        护士术前未与病人进行术前沟通;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恐惧和担忧,所以护士的术前沟通能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强病人的信心,更能促使病人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所以护理人员术前未及时沟通也容易成为护理安全隐患。手术时对患者身体上的导管未做严密观察导致导管滑脱也是成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之一。


        2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降低手术室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对病人的安全和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公共形象,所以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下具体说明:
        提高护士操作技术水平,医院不能注重护士的理论知识,更多的也要注重操作技术,建立操作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对新入科护士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严格落实每一项考核,不能于形式。加强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工作的严谨。培训每一位手术室护士都能够熟练掌握手术室的各种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的使用。
        严格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和手术室环境的消毒,手术器械的灭菌;在进行每一台手术时护士要保证手术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和无菌,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要进行使用前的检查,保证手术器械无菌包在有效期内和灭菌达到无菌效果,并且严格控制手术室内噪音,不得干扰手术进行,递取器械时动作轻柔。严格进行患者的查对制度,对于进行手术的患者要严格进行手术部位,手术用药,手术用血的查对,做到手术前全面掌握患者的每一项基本信息。进行严格的交接制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前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术前沟通,向病人说明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时间、可能使用的药物等,以减轻病人的心理紧张和恐惧,加强对病人手术过程的监护,密切关注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生命迹象。加强对手术过程中患者导管的观察,观察导管的位置,防止出现滑脱,做好每一个导管的记录。
        完善医院手术室相关制度;我院属于基层医院很多制度上不如甲级以上医院的制度健全,所以也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完善我院相关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我院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
        结语
        手术室内风险较大,风险伴随着手术治疗和护理全过程。如果潜在风险得不到及时识别,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和安全隐患防范意识,就会引发不安全事件,对手术室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引发医疗纠纷的可能,同时也给手术室人员、医院带来经济、法律和人身等方面的风险。此次针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从护士的操作水平,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护士的三查七对,护士术前与患者的沟通等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制定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将护理工作内容更为细致化,落实到个人,便于在护理风险发生后能够找到负责人,在手术室环境方面,护理人员术前术后均需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清洁,检查手术器械设备,对于在功能失调、老旧的设备应进行更换和维修。加强考核,定期培训,同时对院内管理进行完善。总体来说,手术室虽然与基层医院的功能有限但只要进行手术室的使用就存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因此建立相对的防范措施对患者,医护人员,乃至医院本身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燕妮,张小华.手术室护理工作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203.
        [2]孔维杰.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2):12179-12180.
        [3]高丽坚.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01):115-116.
        [4]李翔宇.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1):111- 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