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香 李丽莉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365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后疼痛与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疗效。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疼痛;疗效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综合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主要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以及坐骨神经痛,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1]。本研究主要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后疼痛与疗效的影响,现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2.36±2.54)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2.17±2.23)岁。纳入标准:①经明确检查需皮椎间孔镜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②入选患者不伴有精神疾病障碍;③入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皮椎间孔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快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术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基础病情以及术前注意事项等,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干预,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术后及时送患者返回病房,采取去枕平卧位,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麻醉过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情况,加强疼痛护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相应康复训练,告知其早期恢复的重要意义并嘱其积极配合等。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疗效。显效:患者症状完全好转;有效:患者症状部分好转;无效:患者症状无好转。
1.3.2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使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AS)对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区间为0~10分,数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 。
1.4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是引起患者腰腿痛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一般无明显症状出现,常在日常活动中会伴随腰痛、下肢痛以及麻木等症状,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快速康复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新型护理形式,是将有医学依据的有效治疗措施结合在一起对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护理的过程[2]。有研究表明,快速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效果较好[3]。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 王平, 丁文羽, et al.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改良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9, 039(010):2202-2209.
[2]杨丽萍. 快速康复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48期, 116,122页, 2020.
[3]邓华君.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143,167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