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伤口造口护理中使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2-2020.12,50例伤口造口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25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延续性护理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伤口造口护理中使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伤口造口;不良症状;自我护理能力;疼痛
伤口造口后,会增加患者的排便难度,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常伤口造口的愈合时间不应少于15d,当患者的病情好转及痊愈后便会出院。当患者的伤口造口未完全愈合后,患者在回家后由于护理不当,极易导致伤口造口部位处出现狭窄、回缩及感染等并发症,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家庭护理知识的了解有直接关系,患者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给身心均造成极大的创伤[1]。因此,为了降低伤口造口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疼痛感,应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2-2020.12,50例伤口造口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25例。对照组,男、女为12例和13例,22-84岁,均值(52.3±3.8)岁;观察组,男、女为11例和14例,23-86岁,均值(53.6±3.4)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每日需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对患者的伤口及造口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应确保伤口及造口周围部位处皮肤的清洁性及干燥性,以避免感染情况的产生。应每日在皮肤上涂抹2次皮肤保护粉。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确保营养的均衡性。患者出院前,应向患者发放日常保养措施,并叮嘱患者定期进入到医院中进行复查,当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向医生进行反馈。
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法,(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护理小组中的成员由医师及护士构成,加强对小组中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以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安全意识得以增强。对患者的伤口及造口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合理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患者在出院之前,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合理制定护理方案,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伤口感染,应立即进入到医院中接受治疗。(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患者在出院之前,需要在科室中采用讲解及演示的形式,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造口袋使用方法,以增强患者对伤口及造口护理工作的重视度。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要求患者应定期对造口袋进行更换,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敷料的正确更换方法。护理人员可采用微信、电话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询问患者的感受,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给予解答。为了强化患者对伤口及造口情况的直观了解,使用视频方式为患者进行讲解。(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采用上门随访的方式,以便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对于一些存在消极心理情绪的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以便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难处,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详细及全面给予解答。对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耐心对患者进行讲解。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
观察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VA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使用ECSA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疼痛评分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2]。
1.4统计学处理
3讨论
伤口造口患者造口难以痊愈,恢复难度较高,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来完成,一旦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疾病时会出现不知所措情况,极易导致伤口出现恶化,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情况的产生。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将院内护理一直向院外护理进行延伸,减少了患者进入到医院中的次数,符合患者家庭护理要求[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伤口造口护理中使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具有可行性,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护理人员应积极询问患者的疾病情况、饮食情况及伤口造口恢复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督促患者按时进入到医院中接受治疗,给予患者科学的出院后知道,完成了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4]。
综上所述,在伤口造口护理中使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雷晓平,叶小丽,查海燕.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1):159-161.
[2]王宏禄,张利珍,虞畅等.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53+155.
[3]陈美,张灿芝.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与价值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12-113.
[4]闫红红.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