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讨论营养支持对肠胃护理的效果。在营养支持前后,对817例患者和904例营养支持患者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调整对照组营养支持护理程序,观察组接受营养支持护理专家组的指导,制定营养支持管理措施。目的:比较两组肠内、肠外营养的疗效,探讨二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组别成立后第一年开展了15项营养相关小组活动,进行了肠外和肠外营养监护120例)。结论: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胃肠护理质量。
关键词:专科小组;营养支持;胃肠护理
引言:
现阶段,胃肠手术在胃肠疾病患者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胃肠疾病患者的痛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胃肠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免疫功能有所降低,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术后感染情况的出现。在以往工作中,护理人员在胃肠护理中多是采用基础护理手段,对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较低,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难以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病人的治疗方法突飞猛进,营养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营养支持是患者治疗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由肠外以及肠内营养支持。安全隐患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依靠临床实施经验判断患者的病情,虽然营养不良不会直接导致病人死亡,但其与患者的死亡也是密不可分的。营养不良的患者往往体质虚弱、肌肉萎缩体重偏低、抵抗力下降、伤口愈合困难,这是因为营养不良会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2015年,我所设立营养支持护理专家组,提高营养支持服务质量,规范服务。为探究营养支持对胃肠护理效果的影响。经过数月的实践和讨论以取得满意的结果,获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收集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们医院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统计数据。自2014年11月入住的817名营养支持患者中,他们是对照组,数据是通过搜索网络信息部门的电子病历获得的。其中男性有546人,女性有271人,年龄控制在29-83岁。选择904例营养支持患者为观察组,各部门营养支持联络官报告相关病例数据。两组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营养支持类别和住院诊断等方面无显着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于营养支持的一系列常规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筛选营养风险,正确固定营养管,注意预防、护理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另外在管理方面,每月报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数量,护理部门定期检查每月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根据五个质量项目对原始检验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质量指标。观察组成立了营养支持护理专家组,对于患者实施专业营养支持管理。
1.3专家团队的组成和责任
2014年11月,营养支持护理专家组成立。在医院的所有营养支持部门建立了营养支持联络员。所有联络人组成护理支持护理专家组、重症护理医学营养亚专科担任技术指导员以及系主任护士担任行政顾问。团队中有20名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实施营养支持的部门。他们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超过6年。他们通过护理部门组织的营养理论知识测试对营养专业知识感兴趣。职责:(1)参加营养专家活动,为部门成员提供信息;(2)在每月第3天前报告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及相关并发症的病人人数;(3)努力提高支持和指导该部门的营养护理知识和技能;(4)积极参与对营养护理进行的持续改进;(5)完成营养支助护理专家组的任务;(6)积极参与营养支助护理学术活动。
1.4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营养支持护理专家小组进行了4轮营养轮回,3次病例讨论,3次学术讲座,3次学术会议,2次报告阅读以及1次手术比赛,开展肠内营养监督。
2、结果
2.1两组肠内、肠外营养并发症比较,见下表
3、讨论
相比基础护理手段,基础护理手段联合营养支持在胃肠护理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为患者提供自身所需的营养,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早期康复。术后观察组肠内、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6),并均设立营养支持护理小组,专业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专业营养组成员应加强营养监测,积极采用个性化营养方案,规范营养实施过程,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规范操作。营养支持护理的概念在护理支助专家组成立之前已经过时。只有有临床经验的患者才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各部未制定统一的营养支助标准,对营养支持治疗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治疗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情况下,医院护理部成立了营养支持护理专家小组。通过为期一年多的实践研究,专家组调节临床营养支持护理。医院的每个营养单位都配备了营养支持员,还担任营养支持护理专家组的核心成员并参与每月的多团队活动。
尽管国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指南已经制定,但营养支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未得到重视,手术操作仍极不规范。在临床营养支持工作中,主要由医生主导,护理人员不能连续参与转化过程。营养支持护理缺乏统一标准,护理人员缺乏营养支持的相关理论知识,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共开展了15项与营养有关的小组活动,如对突出的临床问题进行循证护理讨论,并介绍和实施报告。该团队进行了120次营养检查,提出指导和改进意见,实现临床营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国内外学者继续探索有针对性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配方。然而,成人、儿童以及老人的营养支持尚未成功研究。因此,制定一套全面可靠的营养评估标准和更有针对性的胃肠手术营养支持方法将是我们的后续目标。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手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案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胃肠道手术新的免疫配方,并发症少,营养支持有效,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的营养功能。
参考文献:
[1]于惠芝,龙项,刘崇梅,等.湖南岳阳地区胃肠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应用调查[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7,20(4)20:246-247.
[2]张明鸣,周勇,伍晓汀,等.生长激素短期应用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16(12):968-978.
[3]王铸,靖昌庆,李乐平,等.352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营养状况筛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6(10):772-776.
[4]陈湘.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护理的效果探究[J].中外医疗,2015,21(15):139-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