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康复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邹文俊 孙秋红
[导读]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
        邹文俊  孙秋红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2643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有8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9.6-2020.10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奇偶分配原则分组,分为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实验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实验均较短(t=28.353、20.850、12.108、6.358,P<0.05);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为22.50%,实验组为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x2=12.912,P<0.05)。结论:从预后角度出发,予以手术治疗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康复预后;并发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环境、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不洁等因素的影响,各类疾病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外科手术已逐渐成为临床不必可少的一种诊疗方式,故手术室护理质量十分重要,其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关乎患者预后康复情况[1-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为患者围术期提供一系列优化措施,让护士、患者及家属均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多方面的协作能够有效降低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3-4]。本次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有8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9.6-2020.10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奇偶分配原则分组。实验组:男女性别构成比为70.00%(28/40)和30.00%(12/40),患者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年龄为(37.29±3.59)岁;普外科、骨伤科、心脑外科、泌尿外科患者分别有19例、12例、6例和3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构成比为72.50%(29/40)和27.50%(11/40),患者年龄范围(21-68)岁,平均年龄为(37.34±3.57)岁;普外科、骨伤科、心脑外科、泌尿外科患者分别有18例、13例、5例和4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规范指导等。实验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1d探访患者,为其讲解手术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有一个全面了解。交谈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的心理状态,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耐心解答疑惑,缓解其紧张心理。手术前2~3h饮水400ml,禁食6h,尽量不在术前为患者留置胃管或导尿管,如有必要,可在麻醉后进行放置,针对涉及幽门梗阻的患者,术前需要洗胃;此外若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需予以对症治疗。②术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半衰期短的麻醉效果,严格控制术中麻醉量;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保证患者体温恒定,及时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对输送的液体需要进行加温处理,以免给患者血管形成刺激;另外将软垫置于患者长时间受压的部位,另外遮盖无需暴露手术区域的躯体,充分尊重患者;强化手术室管理和感染控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限制来往人员 ,定期监测手术室微生物学指标,减少感染源;手术结束后清点器械,无异常后结束手术。③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维持保暖;术后6~12h后,观察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时予以患者流质饮食,之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积极防治疼痛,采用音乐疗法、暗示、肢体按摩等方式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推荐患者使用镇痛泵,以此来进行有效的自控止痛;术后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检查引流管安置情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每日活动时间需在30min以上,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增加训练量,有助于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包括术后清醒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2)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出血、吻合口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39±2.71)min、(3.91±0.29)d、(1.92±0.37)d、(2.29±0.21)d、(6.19±1.28)d。
        实验组术后清醒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28±2.36)min、(2.71±0.22)d、(1.02±0.29)d、(1.13±0.15)d、(4.26±1.36)d。两组术后恢复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53、20.850、12.108、6.358,p<0.05)。
2.2 两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对照组: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出血、吻合口瘘各有患者3例、2例、2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
        实验组: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12,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开展手术、挽救生命的重要场所,其具有见效快、能有效控制病情等特点,但其具有创伤性,为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5]。以往的常规护理主要负责交接患者,配合完成手术,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但对于患者术前应激反应、术中低体温、术后疼痛等均未进行有效干预,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康复[6]。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原则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术前,加强对患者的探视及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积极安抚患者异常情绪,稳定患者的心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术前缩短禁食、禁水时间,减少围术期补液,提升患者舒适度,利于促进术后康复;术中加强低体温预防,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注意术中保暖,通过各项措施维持患者体温,能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术后加强疼痛控制,予以患者镇痛泵自行镇痛,能减轻患者疼痛感,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提高组织氧供及肌肉力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利于切口的快速愈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7-8]。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清醒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5.00%(p<0.05),充分肯定该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从预后角度出发,予以手术治疗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鹤年, 徐晓红. 探析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整体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007(004):118-119.
[2]杨晓燕, 黄文婷, 杨晓清.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 11(06):71-72.
[3]朱泉, 彭英, 王俊红.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2):176-177.
[4]吴美霞.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7):138-138.
[5]炎焱.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000(017):P.137-137.
[6]赵明辉, 孙旭, 陈哲,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27):129.
[7]向灿飞, 张凌云.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电图杂志, 2019, 8(01):168-169.
[8]庞艳, 祁梅, 邹佳,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协同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22(4):100-10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