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护理服务措施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陈代燕
[导读] 人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进行运动
        陈代燕
        广元市利州区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3
        
        人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进行运动,这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受伤或者骨折,如果不小心骨折,就要立即去医院治疗,否则治疗不及时,骨头发生错位定型,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在接受了治疗后,由于骨折部位不能活动,也许会出现后遗症,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进行正确谨慎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骨折的表现
        1、全身表现
        骨折患者一般会有内出血以及血肿的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除此之外,骨折还会有一些特有的体征症状,比如骨折出现位移,会导致患肢外形发生改变,出现缩短、成角、延长的现象。
        2、畸形
        局部畸形,由于骨折端移位,肢体形态改变,骨折端移位改变患处形态,主要表现为缩短、扭曲、成角。
        3、异常运动
        异常活性不能移动骨折不寻常的活动之后的肢部。
        4、骨摩擦声和骨摩擦感
        在骨折后,骨头折断的部位会产生摩擦。
        但有些骨折并不具有典型特征,如压缩性骨折、不典型骨折、常见症状及压痛、肿胀、轴向叩击疼痛阳性等,均需临床详细检查才能确诊。
        二、骨折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后早期需要制动休息,恢复期开始,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骨折的患者,使用抗凝剂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2、注意术后恢复
        下肢骨折及卧床患者需预防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让卧床患者,进行医用弹力袜,穿医用弹力袜,可以起到挤压对腿部肌肉血管的作用,可以促使浅静脉的血流向深静脉回流,这样可以增加深静脉的流速以及流量,可以起到减少血栓的几率的效果。骨折的患者在身体情况适合的时候,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康复训练,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康复以及减少骨折的恢复时间,如果患者损伤比较严重,不能下地活动,应当在床上进行运动,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他们的的运动可以考虑被动训练,来帮助损伤部位进行活动,这样也有促进修复的作用,使用抗凝剂,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因为抗凝剂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3、定期的复查以及配合医生的治疗
        这样可以加速骨折的恢复速度,以减少愈合时间等,注意对于患处的保护,避免再次的损伤等。
        三、骨折患者的禁忌
        1、如果骨折患者没有注意饮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抽烟喝酒,将会导致骨折部位肿胀,疼痛情况加重,还会影响骨折断端骨痂的生长,延迟骨折部位的愈合,严重时很有可能骨头不愈合。
        2、一定要忌过早的负重活动,如果说骨折断端还不稳定,过早的负重活动,就容易导致骨折断端受力,就会影响骨折部位骨痂的生长,也会影响骨折的恢复,而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过多的负重,还容易导致骨折断端移位。
        3、骨折恢复期一定要忌过早的同房,如果过早的同房,很容易导致肾精亏损,也会影响骨折彻底的恢复。
        四、骨折后的护理
        1、要创造通风明亮的环境,多晒太阳,紫外线可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3,有助于钙的吸收。
        2、饮食护理,应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处恢复。
        3、骨折愈合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就需要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加强护理,例如褥疮,我们应每天定时给患者翻身,还应给患者按摩,改善皮肤软组织血运,防止褥疮发生;老年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我们应鼓励病人尽量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多进行深呼吸,使劲咳嗽,将肺底痰液咳出来,也可从下到上,反复拍击肺部;长期卧床也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我们应鼓励病人多喝水,多排尿;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栓塞,我们应鼓励病人多做肌肉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患处肌肉萎缩,也可对下肢进行按摩,加速下肢血液循环。
        4、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要把患肢尽量抬高,使之高于心脏,使患处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消退,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观察患肢远端的血运,骨折固定时,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肢体远端血运。
        5、由于骨折恢复时间较长,很多病人会心情烦躁,因此应做好心理安抚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