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跃磷
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15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或者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一类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出血、贫血以及发热。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细胞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针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细胞代谢产物、抗体、酶以及无机盐等,能调节人体温度以及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但最近这几年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却越来越高,如血友病、贫血以及白血病等,当怀疑自己有血液系统疾病时,需做哪些检查呢。
目前,实验室有多种措施用于对白血病的检查,其中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白细胞分类、骨髓细胞分析、血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核型检查、免疫学检查、骨髓病理活检、相关酶学检查等项目的检查。但是血象检查(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仍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诊断措施。不管做常规体检,还是患有疾病住院治疗几乎都会做血液检查,这是必不可少的医疗操作,根据检查结果能协助诊断和评估某些疾病,一般常用的血检种类有多种,如血常规、外周血和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细胞化学染色、干细胞培养、基因分析、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等。
第一种,血常规是常用的检查手段,能测量各种血液成分,如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能了解红细胞在血液中占据的空间,平均红细胞体积能了解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做血常规检查可大致了解患有哪些疾病,如受到感染和炎症,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因子和贫血等。
第二种,外周血涂片分析时,首要条件就是检验人员能够推制出高质量的血涂片,涂片的头-体-尾明显,薄厚适度,染色均匀,若细胞染色过浅或过深,以及细胞分布不均勻等都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若涂片不理想时,必需重新进行血涂片的推制,不能盲目的出具诊断结果,比如白血病的细胞病态造血或细胞量较少,而导致诊断不明确时,要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涂片协助诊断,以防误诊和漏诊等情况的发生。
第三种,骨髓检查是指抽取骨髓组织或细胞做形态学分析、检查染色体核型以及细胞化学染色,而且做干细胞培养、基因分析以及免疫学检查,同时也做电子显微镜以及病理组织检查。此检查项目是血液病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因为造血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大部分血液病早期做血液检查,根本不能反映出病情的真实情况,需通过检查骨髓细胞来诊断血液病,掌握治疗效果和预后。利用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同步观察的方法对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既有助于提升血液病检出率与符合率,而且有助于减少误诊的概率。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助于科学快速的诊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或者延误治疗时间。
第四种,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对白细胞分类。机器检查时白细胞形态在正常范围内,才具有参考意义。若血液中有异常的细胞,如异性淋巴细胞和原始细胞等,机器不能正确分类,所以说怀疑白细胞疾病时需目测白细胞分类及形态。
第五种,出血和血栓疾病检查,部分血液病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出血或瘀斑,皮肤有伤口时会出血不止,这说明血管壁弹性差或血小板数量减少,也有可能是血液凝血因子减少,这种情况下需做实验室检查来诊断。部分全身多发性血栓是因为血液病导致的,如血液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增多症或血液凝血因子激活所引起的高凝反应等。
第六种,淋巴结或其他包块检查。大部分血液病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或其他部位有包块。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把包块组织取出,然后做形态学观察,做病理组织分析,做基因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电子显微镜检查,这样能判断包块的性质。
第七种,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查。某些血液病会导致血液和尿异常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别是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另外,做血液和尿液异常免疫球蛋白成分检测对诊断血液病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也能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