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伟
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51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以原发性为主,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且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还会引发脑出血和冠心病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明显的增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极易造成老年人的残疾、死亡。这一疾病的出现有可能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若不能施以有效的治疗和干预,那么患者就很有可能因为病情的不断发展而死亡。基于此,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
1老年高血压特点
1.1血压波动大
相比较于年轻者,老年人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通常会产生很大的波动,特别是对于收缩压而言。但是,如果血压波动幅度大则极易影响到患者的总体血压水平、治疗效果。
1.2脉压差较大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比较明显,弹性方面会相对减弱,心脏射血时主动脉很难完全膨出,导致无法及时有效的缓冲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还会极大的提高收缩期血压,而舒张压低,会造成较大的脉压差。
1.3体位性低血压多见
对于老年人而言,压力感受器调节功能减弱,因此他们极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1.4恶性高血压罕见
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轻型,恶性、急进型非常少,通常不具备典型症状或自觉症状不明显,多在体检时发现。
2老年高血压的形成
老年高血压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通常与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有关,如体质、精神、七情与劳欲等,其中发病的最常见因素就在于体质阴阳偏衰、脏腑亏损与禀赋不足等,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发病因素,如嗜食肥甘或咸味、烟酒过量等造成的聚湿生痰等。再加上老年人自身机体处于衰弱状态,若用药不合理则很难控制血压,导致临床症状更为复杂。为此,医生有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西医在不同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认识,导致了在治疗理念上也存在明显区别。西医治疗侧重于降低血压,更好的保护靶器官并减少对其造成的伤害 ,帮助患者长期受益。同时,侧重于按照患者的危险分层、合并症来有效的控制血压。如:可以口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大量药物蓄积在体内,也避免降压过快而造成的低血压,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药量进行加减。
在降压速度、降压强度方面,尽管中药比不上西药 ,但是中药更加强调整体调节,即通过对于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间的平衡调节,能够充分发挥多层面、多靶点作用,稳定机体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在开展中医治疗时可以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积极的开展中医分型论治治疗,其中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包括泽泻、茯苓、益母草与桑白皮;具备转换酶抑制剂作用的药物包括胆南星、牛膝、首乌与红花;具有钙拮抗剂作用的有丹参、五味子、当归、赤芍等。
除了做好临床治疗工作以后,还需进行有效的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休息,并要确保睡眠充足;修养环境必须安静、舒适;生活起居规律,严禁劳累过度;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能过大,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严格控制静坐或卧床时间;饮食方面则以清淡为主。
总的来说,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慢性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为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有必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当中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进一步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减少西药使用剂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平稳降压到目标值,实现对靶器官损害、相关疾病的协同逆转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