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   作者:何毅娴 王晓健 刘恒炳
[导读] 目的:探讨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何毅娴 王晓健 刘恒炳
        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 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用“正反面抛掷硬币”的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研究组别,每组患者例数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偏瘫康复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偏瘫康复操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偏瘫康复操;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前言:脑卒中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而引发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1]。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善预后。偏瘫康复操是一种针对偏瘫患者设计的康复训练操,它具有操作简易、无创、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可对患者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给予有效运动,从而达到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2]。为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质量,本文将偏瘫康复操应用其中,以观察其具体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已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择98例(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按照“正反面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3-80(65.03±5.4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44-80(65.08±5.51)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纳入原则:①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CT、MRI等检查确诊的患者;②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醒的患者;③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剔除原则:①合并存在其他躯体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存在认知、精神等障碍的患者;③治疗依从性过低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嘱咐患者保持良肢体位,对患侧肩部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等进行屈曲、伸展、内外旋等活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进展至坐位训练、站位训练及步行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偏瘫康复操,具体操作如下:
        (1)操前准备:对患者四肢肌肉进行适当按摩,并使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痉挛。
        (2)开始训练: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可每日训练1-3次,每次时间20-30min,并注意心率控制在110-120次/min。训练步骤:手指活动(健侧手帮患侧手实施屈伸运动,休息时患侧手握圆状物体以维持功能)→手腕活动(健侧手帮患侧手实施屈伸运动)→前臂、上臂活动(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前臂实施屈伸、前后旋运动,托住患者腕、肘部对上臂、肩关节朝四周进行活动,休息时垫支撑物于肩关节下以免肩关节脱位)→足踝活动(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实施足踝部背屈,并保持良肢体位)→膝、髋关节活动(协助完成屈伸、前后旋运动)→下肢活动(协助完成前后伸、踢抬腿、屈膝屈髋、站立、步行等运动)。
        (3)注意事项:训练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和“适度”原则,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动作;训练过程需配合呼吸,以免屏气过久升高血压;对患有高血压或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暂时不鼓励做操。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其中神经功能通过NIHSS(卒中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42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好;肢体运动功能通过FM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差;独立生活能力通过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越差[3]。
        1.4 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用数据均为计量资料,(x±s)作为其表现形式并经过t检验。所有数据经由SPSS2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若对比结果显示P低于0.05,则提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分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病死率得到明显控制,但仍有3/4的患者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它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使之生存质量急剧下降[4]。据统计,对脑卒中患者及时展开密集高效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至少1/2的患者实现上肢功能恢复,帮助2/3的患者完成独立行走[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程度、独立生活能力均比对照组高,提示偏瘫康复操应用效果突出,分析原因:康复训练是通过强化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功能来促进脑部功能的重组与再建,而偏瘫康复操作为康复训练的一种,不仅无需借助任何康复器械或依靠特定场地即可开展,训练方式简易便捷,易于被患者接受,还可通过对患者患侧肢体的神经、肌肉、韧带、关节等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来帮助肌肉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有效预防肌肉痉挛、萎缩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中[6]。
        总而言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偏瘫康复操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施行。
参考文献:
[1]方少琴.早期康复操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152-154.
[2]曹月. 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20,7(3):58.
[3]龙淼.早期康复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Fuel-Meyer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A02):322-324.
[4]蒋娟,张晓娟,高丽,陈雯雯,苏亚苹.脑卒中患者早期卧位式康复操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31(17):85-87.
[5]孙杏.肢体康复操延伸至病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35-35.
[6]杨玉秀.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2):4630-4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