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期肝炎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   作者:连秀婷
[导读]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期肝炎发作的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的成效。
        连秀婷
        晋江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晋江 362200
        摘要: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期肝炎发作的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的成效。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中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具体划分为抗病毒治疗组(50例),以及护肝治疗组(50例)。抗病毒治疗组在护肝治疗的前提下,运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护肝治疗组只是保肝降酶治疗,比较组间两组肝功能、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相比一般组,数据不同,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良肝功能水平,更好的控制HBV复制,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几率,且总体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期肝炎;抗病毒
        在我国,母婴传播属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方式,也是引发慢性HBV感染的重要因素。很多慢性HBV感染育龄期女性都处在免疫耐受期,也就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保持正常水平,HBeAg阳性,HBV DNA高载量妊娠期间,因为母体肝脏血流缩减,肝脏代谢负担加大等影响,慢性HBV感染孕妇会引发妊娠期肝炎发作,更有甚者发生肝功能衰竭,以及感染;胎儿出现低体质量儿,以及死胎等情况,所以注重育龄期女性慢性HBV感染的筛查、以及科学管理是控制 HBV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慢性HBV感染孕妇在妊娠阶段,必须严格检查肝功能,以便尽早发现以及诊断[1]。妊娠期肝炎发作孕妇可开展抗病毒治疗,不但能够让孕妇肝功能快速恢复,还可控制新生儿感染HBV的几率,保障母婴安全。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期的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的成效。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中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具体划分为抗病毒治疗组(50例),以及护肝治疗组(50例)。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中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具体划分为抗病毒治疗组(50例),以及护肝治疗组(50例)。抗病毒治疗组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年龄均值(32.4±1.7)岁;护肝治疗组年龄在26岁至36岁之间,年龄均值(33.9±1.8)岁。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期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不配合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分析[2]。
1.2方法
        抗病毒治疗组在护肝治疗的前提下,运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拉米夫定 (105mg/d)或替比夫定(610mg/d)治疗,疗程3-5年;护肝治疗组只是保肝降酶治疗,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680~1400mg/d)和腺苷蛋氨酸(1-2g/d)等保肝降酶治疗。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两组肝功能、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分析本文数据,使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测;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通过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具备统计学影响[3]。
2.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相比一般组,数据不同,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见表一。
       
        
        

3.讨论
    因为分娩后,免疫重新建立以及妊娠相关改变的恢复, 慢性HBV感染孕妇分娩后,发生肝炎发作,其发生率达到30%左右,通常出现在产后3个月内。 不过孕妇妊娠期肝炎发作情况,临床研究很少见到。所以本文研究设计,观察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期肝炎发作情况、抗病毒治疗的时机、药物的选择以及临床成效。妊娠期间,母体出现较多的改变,譬如妊娠期母体发生免疫耐受,会存在几率引发肝炎病毒载量提高;母体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耗损递增;孕期母体形成庞大的性激素,必须在肝内代谢以及灭活,胎儿的代谢以及解毒作用,也必须借助母体肝脏完成等,上述要素都会额外增加原有肝病的压力和负荷[4]。
    通过上文的试验结果可知,观察组肝功能、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相比一般组,数据不同,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因此可看出,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良肝功能水平,更好的控制HBV复制,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几率,且总体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时红、陈幼明、郑丽花、曹静、崇雨田、揭育胜. 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病谱构成比的变化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 v.41;No.206(06):95-101.
[2] 卞丹丹, 郑素军. 血清HBV RNA定量在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8).
[3] 周桂生、苏静、龚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分娩时停用抗病毒治疗的肝生化指标随访观察[J]. 肝脏, 2020, v.25(11):26-28.
[4] 李丽, 易为, 胡玉红,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孕晚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6, 30(004):393-3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