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   作者:潘存英 摆金梅 刘玲
[导读]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影响。
        潘存英 摆金梅  刘玲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 纳入共计150例中风后抑郁失眠患者进行统计,纳入时间字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治疗措施差异进行组别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行规失眠症护理及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以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作为效果区分标准。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在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分析指出在针对中风后抑郁失眠患者的病症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病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病症表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风;抑郁;失眠
        中风属于临床常见的病症,中风患者会在极大程度上产生伴抑郁、失眠症产生,其中失眠的主要原因多由中风后饮食不节、情志市场、病后体虚等现象引起,患者多表现为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以及睡眠时间短等表现,长期影响下易导致患者内分泌失调、脏器功能产生异常变化。研究指出中风抑郁的发病率约为50%左右,而其中存在70%~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现象,该现象不仅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加大患者再次中风的风险[1]。现为探究病症的有效治疗措施,纳入150例患者分析,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共计150例中风后抑郁失眠患者进行统计,纳入时间字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治疗措施差异进行组别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75例,对照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年龄36~54岁,平均(45.38±4.33)岁,观察组:男41例,女性34例,年龄35~54岁,平均(44.89±4.24)岁,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失眠症护理及治疗:①保证病症患者病房时的舒适度,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同时减少病房前的人员通过;②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质量,针对严重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增加患者的日间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③保证患者饮食清淡,同时禁饮浓茶以及其他兴奋性饮品。
        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①穴位贴敷:首先选取患者穴位,选取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第2、3趾趾缝头端和足跟连线前1/3与后2/3交点;随后为进行药饼制作,采用吴茱萸末并加入适量醋进行混合搅拌,以压舌板在纱布正中将混合药物涂抹为直径2cm,厚度为0.3cm的药饼;完成后为患者进行贴敷,于每日泡脚30min后擦干,将2块药饼涂抹的纱布贴敷于双侧涌泉穴,并采用脚步固定,于次日凌晨去除。期间需观察患者周围是否存在过敏现象,若产生红肿、水泡需立即进行处理;②耳穴压豆:选取患者耳穴神门(三角窝三分之一上方)、枕(对耳屏外侧后上放)、皮脂下(对耳屏内侧面)、心(耳甲腔正中凹陷)、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交感(耳轮下脚末端和耳轮交界处);将患者耳廓消毒,将王不留行籽黏附于0.6cm×0.6cm的胶布上,以镊子夹住贴于各耳穴,穴位以60~90次/min进行按压,直至患者存在酸痛或疼痛感,保证患者耐受度。耳穴按压需保证3次/d,并于次日更换至对策耳穴,双侧耳穴交替取用,更换时注意观察患者压穴位置是否存在红肿等不良反应[2]。
1.3 观察指标
        对比所有患者组间的疗效差异,效果区分:显效:患者治疗后睡眠时间持续6h以上,具有明显睡眠深度,醒后精神状态充沛;有效:患者治疗后睡眠情况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醒后精神状态良好;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病症表现无明显改善,睡眠深度较浅,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对比增加<3h。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森堡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效果评估(PSQI),满分21分,分值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结果及数据,数据表达方式为(±s)(%),检验方法采用t和x2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整体疗效差异统计
    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中医研究指出,涌泉穴作为全身俞穴最底的穴位,予以刺激可保证心宁神安,是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通过醋酸可为其提供收敛之效,减少药力消耗,可有助于吴茱萸刺激穴位引火下行,进而达到滋阴降火、调和阴阳。并以穴位贴敷,可刺激穴位、同时可使药物经皮至内,循经络至肺腑而发挥药效。耳穴位是耳廓与人体肺腑经络、组织气管、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位置,神门可镇静、安神;心主血脉,肾藏精,交通心肾可神志安宁;交感可改善神经紊乱;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作用,诸穴调和可引起经络感传,调节全身气血[3]。
        本文以150例患者分析有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在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分析指出在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下,患者的整体疗效更高,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睡眠时间。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配合治疗下,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疗效更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美誉, 霍楠楠.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缓解状况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5):253-254.
[2]王淑青, 刘秀平.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反应及抑郁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 27(9):15-17.
[3]张康婧. 耳穴压豆对抑郁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312(4):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