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临床分析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 李亚娇
[导读] 目的 探究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
        李亚娇
        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泉州 362121
        【摘要】目的 探究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1例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无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评估)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临床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人际关系、阳性项目、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型、偏执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应重视对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检测和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中老年高血压;心理状况;临床;问卷调查
        精神分裂症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分裂,整个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又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多由于肾动脉狭窄、长期熬夜、长期摄入钠含量高的饮食以及遗传等[1]。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因长期受此疾病影响,心理素质、状态等普遍水平较低,再加之心理状态的好坏亦可导致血压升高,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2]。为进一步探究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心理状况对其产生的影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1例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无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血压疾病,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②无语言沟通障碍;③精神分裂症。排除标准:①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男性3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38±2.17)岁,病程6~11年,平均病程(7.24±1.35)年。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②无脏腑功能疾病;③无语言沟通障碍。对照组男性31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41.26±3.17)岁。对比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了解高血压患者因长期住院导致精神状态出现不同程度改变以及对患者诊断分布及躯体情况,对临床护理和病房管理工作极为重要。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调查时间点,对我院就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分统计及分析,方便掌握其动态变化,以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评估)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临床分析,填写30min后回收,对问卷调查表内容有疑惑的人由护理人员随时讲解[3)。问卷内容包括:人际关系、阳性项目、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型、偏执评分。在问卷调查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问卷内容,以便在问卷调查时能为患者进行讲解,防止患者出现漏填或错填等影响本次调查结果的情况[4]。
        1.3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通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内容包括:人际关系、阳性项目、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型、偏执等项目,根据量表评分标准对项目进行评分,每项为0~5分,评分与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人际关系、阳性项目、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型、均分、偏执评分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躯体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临床老年人群的高发病,对患者的心、肾等造成很大威胁,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中常伴随并发症[5]。心理状况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早起临床中就开始研究,中医认为,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多是由情志损伤导致的肝肾亏虚等,致使患者出现高血压之症,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阴虚阳亢、烦躁易怒、痰浊不化等。而西医认为,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大部分因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血管收紧血液运行阻力变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或是因患者的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的状态,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持续升高[6]。由此可知,高血压病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互为因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中老年高血压人群血压的稳定和下降,从而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7]。
        医院医疗工作由传统疾病护理转变为综合护理,包括对患者心理疾病与躯体性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本研究对我院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阳性项目、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型、均分、偏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问卷调查发现,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干预,以及药物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患者定期体检,及早对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达到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和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避免心脑血管发病率,把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以药物治疗、控制血压为基础的前提下,在中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还可减少对抗压药物的使用量,在此期间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调整其生活方式,可有效起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作用[8]。
        综上所述,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应重视对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检测和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乐平,杨涛,王谷亮,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07(003):222-225.
[2]张国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1,000(014):P.242-242.
[3]张莹莹中.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12期):167-168.
[4]蔡成活,陈文力.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4,006(001):27-29.
[5]蒋华,陈敏芝.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的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009(006):576-578.
[6]王慧.高血压患者80例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3,7(018):2614-2615.
[7]徐英姿.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32):264.
[8]奉燕,薛志强,吴恒,等.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09,7(003):289-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