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 邱松
[导读]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给予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取得
         邱松
         云南新昆华医院650301  
         【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给予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数字1:1分组形式,常规护理干预29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干预29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分数观察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观察组93.10%高于对照组72.41%,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55%高于对照组75.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理想。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希望理论;心理状态;依从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常见方法,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加之疾病所致身体不适感强,可能使患者产生明显负性心理,治疗依从性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法,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1]。本次研究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取得的效果对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例,研究时间区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按照数字1:1分组,对照组29例年龄46-69(60.20±2.80)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7例、12例,观察组29例年龄27-68(60.58±2.95)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8例、1例。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疾病,基线资料相近无显著差异可做对照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护理中给予常规干预模式,如对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各项症状、体征指标变化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同时为患者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内容包括:①希望护理小组成立,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与优秀护理人员,成员对血液透析护理问题与经验总结,查找关于血液透析护理相关文献,确定护理工作计划。②护理计划实施,首先确定护理目标,包括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调整患者饮食习惯、强化患者生活习惯管理等。根据护理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可通过多种形式,使患者对治疗过程充满希望、信心,如知识宣教、病友交流会开展,由治疗效果显著病例分享治疗过程与经验,这种正向引导方式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再如饮食方面,以膳食纤维为主,对各摄食指标包括脂肪、糖分、盐分等控制,但注意尽可能以患者喜欢的食物为主,保证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同时,符合患者进食口味。另外,运动方面,鼓励患者日常生活选择适宜自身的形式,如慢走、八段锦等,既有助于放松身心,也可强化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心理状态评价,评分利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包括SAS与SDS实现,分数结果70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60-70分(中度焦虑抑郁),50-59分(轻度焦虑抑郁),低于50分(轻度焦虑抑郁)[2]。同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护理满意情况,问卷评分100分满分,包括高于80分、60-80分与60分以下各表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心理状态评分、依从率与护理满意率利用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描述,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23.0软件统计处理,组间对比次啊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价
         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分数观察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率比较
         依从性结果观察组93.10%(27/29)(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分别为15例、12例),对照组为72.41%(21/26)(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分别为14例、7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55%(28/29)(满意、基本满意分别为15例、13例),对照组75.86%(22/29)(满意、基本满意分别为15例、7例),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对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可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患者因疾病、治疗所带来的机体不适感较强,且患者因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失去治疗信心。对此,考虑在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帮助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有重要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调整较好,治疗依从性高,且护理满意率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预效果理想,患者对该种护理模式认可度较高。
综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以希望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耿梦雅,张俊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13):1729-1733.
[2]王国庆,易香,赵小红,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21,36(09):72-74.
[3]张茜,安蕊娥.分组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营养状态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3):16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