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玉 廖丽平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感染一区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研究突发传染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120名突发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一般传统的对症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突发传统病患者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非常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问题。
关键词:突发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策略
引言
传染性病症与其他病症的所需的护理要求不同,主要需由传染疾病的实际传播途径所决定,对不同的传统病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分析,提供对应心理护理,可有效满足患者的合理性需求,降低患者出现消极情绪的概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20名突发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所有研究人员都符合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研究组中有男性与女性分别34名与26名,年龄的区间主要在19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6.4岁。常规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与28名,年龄区间为18岁至79岁,平均年龄则是46.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可知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此次研究的内容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依照患者传染病的类型进行对应药物的临床治疗,并且叠加对应的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指导患者依照医生嘱托按时与按量的服用药物,提醒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训练患者掌握合理应对措施。尽量保证隔离区环境的清洁性,对隔离区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降低疾病大范围传播的概率。指导患者开展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饮食均衡的基础上,令患者营养供应跟得上。
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提出护理措施。
其一,无效性否认。在研究过程中,有大约40%左右的患者对隔离活动存在着否认的态度,有时候一些疑似症状患者也需隔离,但是此部分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其实并没有内纳入到各类范围中的必要,也无需接受监护相关的治疗。致使此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并不客观与全面所致使的。基于此,需对患者进行深入的讲解,令系统了解与掌握此类疾病,并且帮助患者意识到传染病的实际发生发展和进行隔离的必要性,令患者在形成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促使患者可以自主积极的配备相关治疗活动。
其二,不安全感与无所谓心理。在住院期间,患者担心被传染其他的疾病,因此表现出来较为过分的谨慎与多疑,并不敢触碰病房中的任何东西。针对这一类患者,需向他们介绍病房消毒的始末,令患者在现场观看,帮助患者清除不安全的心理因素。也有一种患者始终都对疾病传染源存在不确定性心理,因此在住院之时忽视了消毒隔离的重要性,随意的进出各个病房。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则首先需增强对其管理控制力度,加强其相关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力度,为患者发放相关的宣传册资料,以此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为客观。
其三,焦点抑郁。
部分患者的病情时间较长,病情出现了严重的反复,治疗的难度系数也相对较高,迁延难愈等,都需对其进行长时间的耐心沟通与交流,与患者创建密切联系,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状况进行实时关注,对其提供适当的开导和疏解,利用这种方式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帮助患者逐渐消除消极的情绪心理,继而形成响度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令患者可以逐渐勇敢的面对疾病,逐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还可相互介绍病友认识,帮助患者消除陌生环境所带来的焦虑类情绪,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来。
其四,忧郁自卑感。患者在确诊之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自卑的心理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主要由于如下两方面因素,首先,担心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对别人造成不便。其次,害怕收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影响正常的交接与活动。对于病房中出现此类问题的患者,不但需对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还需传授部分有关家庭护理的要点与相关消毒知识,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方法,促使患者对疾病有客观认知,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消毒隔离常识。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利用平均值表示,组建的计量资料利用t来检验,技术资料的对比使用卡方进行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分组 例数 时期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研究组 60 治疗前 66.95 68.22
治疗后 53.19 51.24
常规组 60 治疗前 66.98 68.13
治疗后 61.82 62.1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3.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特殊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患者在初期阶段往往并不愿意接受疾病存在,存在着较为显著地抵触性心理,并且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况,患者出现了较大的心理恐慌,这对患者的治疗非常不利,并且部分患者还会将疾病的来源归咎到其他人的身上,因此导致出现了极大地怨恨类情绪。另外,也有部分患者并未明确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与传染性,因此出现了严重的抑郁与焦虑等方面的问题,无法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基于此,在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合理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继而更好的配合疾病治疗活动。传染病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也与其它患者存在差异。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非常有助调整患者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转归,令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及时实现疾病康复,促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与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积极改善护患之间的矛盾。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都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非常有利,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岳计辉,王宏,温盛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J]. 新医学,2020,51(04):241-244.
[2]刘艺,易惠琴,刘敏. 突发传染病的护理管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5):165+180.
[3]陈芳妹. 突发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