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卢月香 吴鑫凤
[导读] 目的:分析规范化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卢月香   吴鑫凤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医院  福建 龙岩 361400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特抽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中,90例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危重症疾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抢救效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关键词】: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急危重症疾病;抢救成功率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且进展快,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其死亡风险可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提升。为此尽早开展科学的急救干预在提升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医疗技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完善,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亦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服务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2]。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为其开展科学、合理、规范的急救护理工作,规范急救护理流程的同时,细化及明确护理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分析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特抽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部分急危重症疾病患者展开比对分析,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中,共抽选90例,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急危重症疾病的患者;疾病症状出现24h内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加入者。
        排除标准:合并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即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完善病情评估工作,向上级医生汇报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处理工作,遵医嘱为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开展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详细内容如下:
        (1)组建急危重症疾病急救护理小组,根据相关要求明确划分小组成员的职责范畴,将急诊室作为中心,完善急救网络系统。
        (2)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以后,快速发出救护车,同时在急救电话中询问患者家属或者在场人员患者的具体表现和情况等,给予患者言语上的安慰,叮嘱家属或者现场人员切忌搬动患者以及随意用药。
        (3)护理人员到达急救现场以后,开展伤口处理以及止血等急救处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后护送患者入院接受规范化急救护理;患者转移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其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和反应等进行准确评估,同时向医生反馈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急救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且成立急救护理小组,明确分配各组员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
        (4)由急救小组组长指导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确保急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同静脉管理护理人员保持有效的交流,以确保可以积极应对突发性的紧急事件。患者入院以后需要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除此之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完成包扎、止血以及局部固定工作,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情况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体征数据等。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
        (2)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统计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以后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表示数据相比差异明显且具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
        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详细结果见表1所述:


3讨论
        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快、程度严重,患者的情况十分危急,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能对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危害[3]。急诊科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是急诊科的主要接收对象,但是患者的救治质量以及抢救效率同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质量之间有密切关联。临床有研究表明[4],有序的护理工作可以显著提升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抢救效率,维持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往临床中常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存在机械性、片面性等缺陷,护理人员在该模式下属于被动地处理患者出现的问题,且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分工不明确,因此在实施抢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扯皮现象,降低护理效率的同时,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6]。
        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指的是临床医护人员优化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将急救护理所有的环节高效衔接好,确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患者的抢救工作[7];为患者实施抢救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且护理人员之间保持沟通,配合默契,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及成功率。究其原因,由于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开展可明确划分医护人员的职责,确保急救工作有序开展,降低不合理操作发生率的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相关情况,便于医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急救方案[9];除此之外,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和医生之间维持良好的沟通,为患者建立疾病救治绿色通道;该护理模式明确护理人员的抢救任务,且护理步骤更为清晰,可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升[10]。
        总而言之,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其可以极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言丽萍, 柯永娟, 伍瑞荣. 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4):218-220.
[2] 陈玉华, 韩继英, 李娜,等. 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28(6):84-85.
[3] 高锦云, 王莎, 张卓. 运用交互式急救系统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实践的探讨[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 35(1):108-110.
[4] 赵琦. 急救护理流程抢救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J]. 医药前沿, 2019, 9(14):216-217.
[5] 马晓莉.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21):1975-1977.
[6] 吴美景.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4):1046-1050.
[7] 陈文样.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21):234-236.
[8] 吴红兰, 湛薇, 张永忠. 层级分工联合标配定位法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日间抢救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22):28-30.
[9] 曾萍.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3):156-157.
[10] 李小英,陆洪燕,赵玉粒,等.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64):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