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谈脾胃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张芳俊
[导读]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对疾病的防治原则,最
      张芳俊
      乐山市市中区张芳俊诊所 四川乐山 614000
      一、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对疾病的防治原则,最早始于《黄帝内经》,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治”就是防治的意思,“未病”指的是疾病前期,机体虽存在病因但未致病的状态。“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健康理论指导的核心理念,可用于指导临床上任何一种疾病的防治。
      二、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
      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将脾胃合称之为“仓廪之官”;《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些论述无一不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
      (一)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脾
      脾为五脏之一,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主运化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对精微物质转输全身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全身脏腑组织化生精气、血、津液,充满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还能统摄血液,能使血液循行于脉道之中而不逸出脉道之外的作用。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
      2、胃
      胃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中医学将脾胃消化饮食之物、化生精微的功能,概括为胃气。
      3、脾与胃
      脾胃合称“后天之本”。脾与胃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脾为阴脏,喜燥恶湿;胃为阳腑,喜润恶燥。脾与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
      (二)脾胃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在病理上,若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也会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而见腹胀、泄泻、怠倦等症。临床上常把胃气的盛衰有无作为诊察疾病,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将“保胃气”作为重要的养生和治疗原则。《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存亡。胃气强盛,则五脏俱盛;胃气衰弱,则五脏皆衰。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提出:“凡欲察病者,必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皆可无虑。”
      三、“治未病”思想如何运用于脾胃病的防治?
      “治未病”思想作用于脾胃病的具体防治措施表现为:①未患病的人要注意“保胃气”,预防脾胃病。②已经患病的人要及早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或者牵动其他病症出现。③已经痊愈的人要注意调护,以防病情复发。
      脾胃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失宜等病因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想预防脾胃病,关键在于要保护脾胃,使其能正常运化。
      1、调摄精神
      情志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致病可引起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症状。思为脾之志,过思则伤脾,导致脾气郁结,脾失健运,可见纳呆呃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保养脾胃。注意调摄精神,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对于预防和减少脾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锻炼
      “动则不衰”是中医学的传统观点。经常锻炼身体,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或减少脾胃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运动锻炼要适当,不可剧烈运动。多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广播体操、广场舞、散步等户外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脾胃功能,加强胃肠道蠕动,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状况,促进新陈代谢。
      3、合理饮食
      饮食营养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合理营养,对于增强体质、调养正气、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即认为进食食物应该多样化,不能有所偏嗜。此外,饮食还应有一定的节制,不可过饥或过饱,以致脾胃受损,健运失职而营养吸收不良。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4、外避病邪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甚则有时可能起主导作用。因此,防止病邪的侵害,是预防脾胃病的重要举措。《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提出须注意防范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顺时避害,才不致得病。清汪绮石《理虚元鉴》明确提出七防:“一年之春防风,夏防暑,更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更防非节之暖而致冬温。”
      四、小结
      中医学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治未病”思想着重强调了“防患于未然”,防重于治的原则。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理论在脾胃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脾胃病,我们要先采取措施预防它的发生,即便已经患上脾胃病时,也要尽早诊治,从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