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王星星
[导读]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影响。
        王星星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受心导管术的1000例患者,选择2019年500例为改进前组,2020年500例为改进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物品表面菌落数。结果:改进后,医院感染率由18%提高到8%,手部卫生合格率由15%提高到35%,产品表面菌落数明显低于改进前(P<0.05)。结论: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可显著降低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心导管室;医院感染
        心导管室是心血管科的延伸科室,用于获取信息,达到检查诊断目的,并实施一定的治疗措施。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质量控制保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PDCA循环来实现,它包括四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CQI法在心导管室管理中的应用将显著减少心脏介入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1000例患者,男450例,女550例,年龄(57.25±10.61)岁;选取2019年手术患者500例为改进前组,2020年手术患者500例为改进后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血像、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收集2019、2020年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及细菌培养结果,采用相同的取样与培养方法,各组间进行均衡比较。
        2、方法
        1)根本原因分析。首先,分析2019年医院感染的原因,RCA是CQI一种常见的原因分析法和质量结构探寻程序,本研究强调全员参与管理,组织召开专门的质控会,讨论医院感染的四个主题,即人的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深入探讨,最后总结分析了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2)PDCA循环。运用PDCA循环管理来提高上述问题的质量,具体方法为:①计划;②实施:a.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流程;b.加强各级人员管理;c.环境管理;d.设备管理;③检查;④行动。
        3)数据收集。该方法以医院感染报告登记系统为主,辅以病历回顾性分析。
        3、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心导管室介入诊疗。排除标准:①术后14d内行其他手术;②合并恶性肿瘤和严重传染病,如肺结核、脓毒血症。
        4、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1、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感染率。改进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改进前(P<0.05),见表1。

        3、比较改进前后细菌培养结果。CQI改进后,空气培养、医务人员手、物品表面细菌培养结果表明,菌落数均显著低于改进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本研究旨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来降低心导管室的医院感染率。在对该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进行系统评价时,一些学者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等有效的质量改进工具,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成本效益比,包括感染控制及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另外,血管介入治疗引起的血流感染大多可直接预防,因此降低心导管室感染率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本研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先采用RCA方法找出影响感染的因素,然后采用PDCA方法实施。在RCA会议期间,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提升RCA会议内涵。RCA会议纳入科室月度常规,报告近期感染情况,分析典型案例,分配质量改进任务等。若将心导管室医院感染质量的持续改进视为PDCA循环中的一个大循环,那么每一个小问题的持续改进都可视为各种小循环期,如心导管室环境质量的持续改进。大、中、小循环同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同时,PDCA循环持续推进,每季度循环一周,从制定计划目标到具体实施,从发现问题到逐步解决,心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在发现、解决问题的PDCA循环中,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性逐步提高,虽然2020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并未达到零发生率的目标。由此表明,持续的质量改进,包括员工的意识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2020年,空气中的菌落数、物体表面的菌落数、手培养的菌落数均符合原卫生部制定的二级环境卫生标准。
        由于介入性心脏手术属于Ⅰ级切口甲级愈合,2019年医院感染指标不理想,本项目是提高心导管室医疗质量的重点。然而,医院感染不是一个由单一人员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多学科的合作和所有人员的参与;这也不是采取的某一项具体措施的问题,而是需采取“一揽子计划”。有研究者指出,管理者和一般医务人员对病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负有责任;在过去,他们经常以独立和不合作的方式完成这项任务。CQI倡导全面参与质量管理,更好地理解改进目标,这是做好质量管理的保证;同时,参与者也有机会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研究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计生委对医院的重新评估,医院多次组织科学管理方法培训,科室管理人员对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均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由于医院感染重评的重要性,加强科室这方面的培训,能大幅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在科主任、护士长召开的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座谈会上,医务人员可提出比以往更积极的意见和建议。然而,CQI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硬件和手术分区的不合理。因它涉及多部门合作、资金审批、过渡期安置等问题,但由于全体员工都决心减少医院感染,通过努力,最终通过重建新手术室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其理念是对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CQI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要用规范引导行为,建立规章制度养成习惯。根据国家有关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在规章制度中制定医疗工作的操作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感染质量控制标准,将感染质量检查结果与医院质量奖惩挂钩,使各类人员在工作时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2、采取不同沟通方式达到预期效果。观察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若是个别现象,应单独指导培训,并通知科室负责人督促其改正不良习惯;若是一种普遍现象,必须重点放在培训上,以便学习有关标准,重温有关制度,要求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改变错误做法,以帮助解决整改中的困难。对于两次口头通报均未达到效果的问题,应采取书面反馈形式,并限期整改,以达到整改效果。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医院感染科与护理科要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3、感染质量检查应与科室自查、感染控制科检查相结合,定期分析、评价、总结检查情况,并以季度监测报告的形式向全院通报,在相互监督、自我评价基础上,提高各科室和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确保人人参与,以提高管理质量。重点问题和需改进的问题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涉及多个科室的重大问题提交医院办公会研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制定改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经一段时间的改进、评估,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有益改进,有无新问题突出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务贤.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5(06).
[2]唐萍.持续质量改进对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