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亮
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4100
【摘要】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价值,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为例。方法:选择160例患者,均确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此次实验中,总检出率30.62%(49/160),检出7例粪便中病原菌,检出39例肛门周围病原菌,检出1例呕吐物中病原菌,检出1例手部病原菌,检出1例食物中病原菌。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价值高,可以提高呕吐物中、肛门周围、粪便中病原菌检出率。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检测;病情诊断;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见疾病,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在吃下被毒素或者细菌污染的水、食物之后而发病,主要临床症状是腹痛、呕吐、恶心以及腹泻等[1],若未能有效、及时治疗患者,会导致并发症发生,包括酸中毒、脱水等。在治疗此病患者中,可以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来针对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部分学者提出,为其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可以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此次选择160例患者,本文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为例,研究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数据
在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16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随机选择,男患者、女患者分别是96例、64例,年龄范围是8岁至71岁,平均数值53.6岁。
1.2方法
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患者手拭子、食物、粪便、肛拭子以及呕吐物进行采集并在检测标本前存放在干燥阴凉环境,倒置培养标本细菌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在浆罐中放置采集标本并将pH7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加入到浆罐内,将匀浆仪使用,混匀无菌氯化钠溶液以及浆罐中标本,培养基45℃,将15ml以上混合液注入,维持3d倒置培养,将高倍显微镜使用并观察培养基内细菌。此次实验中选择恒温箱、保温箱、电子天平、显微镜、生化测定仪分析系统等。此次实验中,使用免血浆平板、琼脂平板、营养琼脂培养基等。
2 结果
此次实验中,共计检出49株病原菌,总检出率30.62%(49/160),检出7例粪便中病原菌,检出39例肛门周围病原菌,检出1例呕吐物中病原菌,检出1例手部病原菌,检出1例食物中病原菌。
3 讨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见急性中毒性疾病,需要为患者实施抗菌治疗,根据临床检验结果,可以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抗菌治疗[2]。
细菌性食物中毒会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发病率逐年整体上升,因此,临床十分重视预防以及控制,对病原菌分布、流性特征进行研讨,十分关键以及重要。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季节分布特点,在第三季度,容易发生此病,第一季度不容易发生此病,分析原因,是因为夏季温度高,容易变质食物,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可将有利条件创造。将没有熟透食物吃掉或者进食隔夜食物[3],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这一疾病发生,分析导致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病原菌的季节分布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在2-12月均容易发生,在7月-9月,变形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剩余食物、生冷食物,应注意卫生。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准,人们逐渐增加卫生意识[4],国家逐渐严格管控餐饮行业,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明显下降。研究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致病原因占比最大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因此,相关部门应将这两种致病菌检控相应加大。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伴随症状,主要是腹泻以及呕吐,分析送检样本检出致病菌情况,肛拭子中,可疑剩余食物中,各个病原菌检出率均高,分析原因,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以及沙门菌等肠道致病菌经由受到污染的食物来进入患者人体并导致患者发生肠道感染。在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几率高,分析原因,是因为这一细菌分泌肠毒素会导致患者发生呕吐。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有较多病原菌种类[5],人体对新的病原菌没有足够免疫力,可能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甚至导致疾病蔓延。
临床研究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对患者感染病原菌与否进行检测,可以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情,有良好诊断效果,可以检测手拭子、食物、肛拭子、粪便、呕吐物,可以对感染病原菌种类进行明确并可以确定感染病原菌来源,病原菌检出率会明显提升。笔者提出,为了将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痛苦明显减轻,相关医疗结构应将检出病原菌几率明显提升。为了减少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疾病,相关部门应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力度相应加大,将人们认知细菌性食物中毒程度明显改善,促使人们更加重视预防以及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另外,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将肠道门诊登记以及疫情报告处理相关制度完善,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避免进食没有营业资格夜市大排档销售食物、小流动摊点,需要常洗手,不吃或者少吃剩菜剩饭,避免发生各种病原菌感染。
此次实验具体数据:共计检出49株病原菌,总检出率30.62%(49/160)。
综合以上数据得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提高呕吐物中、肛门周围、粪便中病原菌检出率,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 薛喜梅,王永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情况和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20, v.25;No.137(05):47-49.
[2] 马力.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 000(006):147.
[3] 何丹.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1):6-7.
[4] 刘小燕.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029(007):108.
[5] 柏海兰.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012(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