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毛文琪1 熊朝霞2 杨勇1
[导读] 观察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效果。
        毛文琪1   熊朝霞2   杨勇1
        1.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江西新余  338000
        2.新余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 目的 观察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于我院进脊柱侧凸小关节源性腰痛治疗患者60例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率以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评估疗效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率以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对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式,应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方案可作为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小关节源性腰痛;脊柱侧凸;治疗效果
        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腰椎关节性疾病就是本次提到的脊柱侧凸小关节源性腰痛。尤其就现阶段大环境来看,百姓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与之相关的对于关节性疾病的社会关注度也日趋上升[1-2]。小关节源性腰痛作为临床常见腰椎关节性疾病,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多运用针灸、理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该类治疗方式要求时间较长,对于疾病症状的缓解程度因人而异,无法保证及时见效,对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显得迫在眉睫。为研究应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60例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全选自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31例,女性为29例;患者的年龄在40~60岁的范围中,平均年龄为(51.0±4.0)岁;所有被选入患者预先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被选入者均符合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有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明显神经根性症状、腰脊神经后内侧支诊断性封闭试验阴性、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为30例,实验组年龄40~60,平均(51.0±4.0)岁,性别:男性25例,女性5例,病程2~8个月;对照组年龄40~60,平均(51.0±4.0)岁,性别:男性6例,女性24例,病程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由脊柱侧凸畸形导致腰椎小关节退变、增生引起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刺激、受压引起的顽固性腰背痛患者;②年龄≥18周岁;③心态积极,对疾病治疗充满自信的患者。
排除标准 ①合并明显神经根性症状患者;②腰脊神经后内侧支诊断性封闭试验阴性的患者[3];③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方式,运用针灸及理疗等方式并训练患者相关部位肌肉功能。
实验组:给予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体位调整,后内侧支封闭(阳性)采用利多卡因注射,在脊柱内镜观测下进行消融术操作治疗。
1.4疗效判断标准
1.4.1显效指标   其评价方法或标准为:治疗后的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低(满分十分,0分为未有疼痛感,1~3分为痛感微弱,4~6分为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但在患者阈值范围内,7~10为疼痛感强烈难以承受);治疗满意度高。
1.4.2无效指标   其评价方法或标准为:治疗后的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高(满分十分,0分为未有疼痛感,1~3分为痛感微弱,4~6分为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但在患者阈值范围内,7~10为疼痛感强烈难以承受);治疗满意度低。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关节源性腰痛疗效结果比较
实验组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 1。

3讨论
小关节源性腰痛作为临床常见慢性腰痛疾病,其不同于其他有明确病因的情况,因对发病生理以及病理因素较为不明确,诊断较为复杂,属于特发性腰疼[3-4],根据现存临床资料,关节损伤及炎症等是小关节源性腰痛现象出现的主要相关因素,对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确诊,主要通过患者症状表现进行判定,通过专科检查可发现具有显著腰椎退行性病变特征,然而具有特异性表现情况不占多数[5]。
目前,对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临床多运用较为保守的方式,针灸以及理论占大多数,手术治疗方式以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为主,但其具有一定风险性,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率较低,主要存在机体相关部位结构变异以及治疗未彻底等情况[6]。基于以上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可配合脊柱内镜进行,从而提高操作准确度,避免对机体其他部位造成伤害,保障切除彻底性,通过该手段辅助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有效提升,但其由于借助脊柱内镜进行操作,对于操作位置调整要求较多,一定程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等影响,应在操作时多加注意,总体而言其与针灸以及理疗方式对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腰椎功能恢复[7]。
现通过对60例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进行观察,应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78.94%),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方案安全性较高。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临床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应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突出,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亦鹏,许锦超,程伟,等.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安全性评价[J].中医正骨,2020,32(12):53-55,59.
[2]杨娜.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腿痛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9,38(03):22-25.
[3]郝明,张立新,王立忠,等.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J].中医正骨,2019,3(5):66-68.
[4]赵庆豪,程亮,朱炜嘉,等.脊柱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15):996-1003.
[5]宗龙泽,刘莹莹,史永涛.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研究[J].颈腰痛杂志,2020,41(06):114-116.
[6]尹克军,诸进,吴潇潇,等.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02):29-32+36.
[7]陈亦鹏,王栋,程伟,等.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J].脊柱外科杂志,2020(3):151-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