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鹏强 2陈亮 3杨全石 通讯作者:高国明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741020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运用于不同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由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再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进行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在不同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中相比传统穿刺法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改良穿刺法;传统穿刺法;不同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效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主要运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监测等。头低足高的体位有利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成功,但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患者无法配合该体位,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寻求更为安全和效率更高的锁骨下穿刺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对比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运用于不同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由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79±4.21)岁;参照组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4~64岁,平均年龄为(44.62±4.10)岁,再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进行穿刺。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择期全麻手术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2)患者或家属了解实验并自愿参与,签订相关同意书;(3)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2)局部感染者;胸廓畸形或有明显肺气肿患者;(3)精神状况差,躁动不安无法配合实验者。(4)锁骨和肩胛存在外伤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取分组后的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进行手术穿刺操作。
参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首先对胸部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乳头水平位置,包括肩部和上臂前进行大范围消毒。沿着锁骨从内向外走行直到有一自然弯曲点,将其下1-2cm出作为穿刺点,针尖朝向胸骨上窝,穿刺针与胸廓呈15-30°角,持续负压吸引下缓慢进针,密切关注有无回血,见血后停止进针和移动,固定穿刺针,根据抽出的血液颜色和速度判断是否为静脉血,成功后完成置管和固定后续操作。
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方法:消毒方法同参照组。穿刺点位置在以胸骨上窝和右肱骨内缘连线中点,针尖向上朝向甲状软骨,进针角度紧贴锁骨下缘,持续负压吸引下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同样观察血液颜色和出血速度判断是否为静脉血,成功后完成置管和固定后续操作。
1.3观察指标
(1)穿刺成功率:在不同体位下5针以内穿刺、置管成功,其余均为失败;不同体位包括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穿刺成功率=(不同体位总穿刺成功数/总例数)x100%。
(2)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肿、心律不齐、气胸,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穿刺成功情况
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相比参照组的传统穿刺法在不同的体位下实验组患者的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血肿、心律不齐、气胸,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低于参照组(14%),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需要快速补液、输血、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患者常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式来建立静脉通道,达到治疗和指标监测的目的。锁骨下静脉解剖位置较为复杂,术中容易误伤动脉造成血肿,伤到胸膜造成气胸等,所以这也是临床医生一直在寻求更为安全和高效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的原因。
理想锁骨下静脉穿刺体位是平卧位或是头低足高位,能够增加静脉血的回流量,增粗静脉利于穿刺。但是往往需要置管的患者大部分难以配合该体位,增加穿刺的难度。根据本文研究数据在不同体位穿刺中改良穿刺法的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是因为传统穿刺法的进针方向只有一边锁骨作为支撑,另一边没有支撑,就造成进针时方向的偏差增加误穿动脉的几率,相比改良穿刺法中将进针角度紧贴锁骨下缘,减少误穿的几率,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卧位和90°坐位时,身体躯干和锁骨下静脉的解剖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穿刺方法也相同。
综上所述,改良穿刺法对比传统穿刺法的临床效果甚佳,能够在提高成功率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谢景远,李青文,廖梦云,等. 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不同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 广东医学,2019,40(18):2654-2657.
[2] 张爱萍. 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 健康必读,2019(32):256.
[3] 谢景远,刘永芳,彭璇,等. 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8,23(2):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