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泌汗异常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孙荣铭
[导读] 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泌汗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孙荣铭
        大理州祥云县中医医院,云南 大理  672100
        摘 要: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泌汗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汗证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阴虚火旺型),选用当归六黄汤;对照组口服弥可保,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阴虚火旺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1%、和3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味用于治疗糖尿病性泌汗异常(阴虚火旺型),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泌汗异常;阴虚;当归六黄汤;
        糖尿病合并泌汗异常为自主神经受累,是交感神经泌汗纤维受损所致。其特点为上半身出汗多,活动后尤甚;下半身出汗少或无汗,肢体过冷、下肢及足部明显,亦可表现少汗、皮肤干燥等。临床可见有糖尿病性多汗症,糖尿病性少汗症,限局性多汗症等。有60%糖尿病患者最终将出现排汗障碍。正常人皮肤温度从头到足渐降,而糖尿病患者此种温度梯度不明显,甚至相反[1]。糖尿病性泌汗异常属中医汗证的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结合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以阴虚为辨证基础,从滋阴着手,选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临床循证实践指南》提出的《糖尿病泌汗异常中医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
        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
        症状及体征:全身多汗,或精神紧张及出汗增多,或进食时头面部汗出增多甚至大汗淋漓。肉眼可见患者体表汗出增多,触诊患者以头面部或上半身汗出过多为主,触摸皮肤潮湿。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多汗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更年期综合症、肺结核、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中医证型标准[2] 中阴虚火旺证制订如下:阴虚火旺组:夜寐盗汗,或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腰膝酸软,口干不多饮,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1.2 纳入标准   符合1999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糖尿病泌汗异常(阴虚火旺证)诊断标准,自愿配合治疗观察者。
1.3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0就诊的糖尿病泌汗异常的门诊患者8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阴虚火旺组)42例,对照组 40例。2组一般情况见表1;2组性别比较用检验,其余用t检验,2组各项比较均 P>0.05。

3.分析与讨论
        3.1 中西医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变累及多系统。糖尿病泌汗异常是指发生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时,汗腺功能失常而出现汗液排泄异常。现代医学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为主,对此没有良好的治疗手段。糖尿病汗出异常属中医“汗证”范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开合失司。《素问·举痛论》指出:“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此为病理之汗。在消渴病的发展过程中,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肝胃火热,内灼五脏,迫津外泄而汗出;肝郁乘脾,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谷无以化生精微,则气血乏源,气虚则固涩无力,阴血同源,血虚则阴伤气损,气阴两伤故汗出:火热内灼,煎熬阴液,气随阴耗,阳随阴脱,而出现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气血阴阳俱虚均可致汗出。
        3.2理法方药: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立法遣方以滋阴泻火的同时兼顾固表止汗,是内外兼顾之方。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黄芩、黄连、黄柏 “三黄”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君臣相合,热清则火不内扰,坚阴则火不外泄。汗出过多,导致卫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为佐,益气固表,固未定之阴。加味用药中煅龙牡固涩敛汗,浮小麦止汗退热除烦;炒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知母、女贞子滋阴,芦荟泻火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章。方药证统一,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3.3 现代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含黄芪总甲苷、黄芪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修复损伤等作用[4];黄芩含黄芩苷,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有助于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5];黄连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小檗碱有助于改善大鼠模型或患者的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并预测可能对防止心血管的并发症有帮助[6];故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泌汗异有现代药理学的职称,疗效肯定。
        4.总结: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糖尿病汗证的经验:一是不要见汗止汗,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抓主证,投主方,才能效如桴鼓。其次控制血糖为第一要务,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汗出症状往往也能得到改善,两者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疗效上相辅相成。再次应分清合病和并病,树立冶未病观念,糖尿病患者出现汗证时,已经发展至中期阶段,此时建议患者接受系统检查,及时掌握其并发症情况,以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参考文献:
[1]  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55—659.
[2]   仝小林. 糖尿病中医临床循证实践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203-20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