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欣伟 孟莉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良、恶性结节性质诊断中行高频超声探测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断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按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30例,恶性结节者)和对照组(30例,良性结节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检测诊断结果呈微钙化的患者人数更多,有钙化灶的患者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高频超声探测方式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内钙化情况进行检查诊断,能帮助医师评估诊断受检部位的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性质,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字】甲状腺结节;钙化;良性;恶性;高频超声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增长所致的甲状腺疾病,其常见临床病症为疼痛、水肿、声音嘶哑等,随病情发展,易病变成甲状腺癌,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上述疑似病症者,需及时入院接受有效检查、诊断,以确诊是否患甲状腺结节病症[1]。超声、核素扫描、颈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方式均可应用到此病症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但不同检查方式的确诊率均有所不同,尤其是甲状腺结节出现钙化者的良性、恶性结节性质诊断,会对其整体的临床疗效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为提升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确诊率,本研究拟针对高频超声在此病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检查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按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30例,女17例,男1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5.51±5.12岁)和对照组(30例,女16例,男1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5.43±5.06岁)。经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差异细微(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研究对象均符合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2)患者、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基线资料不全者;(2)依从性过差者;(3)患者已确诊其他严重恶性肿瘤疾病。
1.2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与诊断,检查方式如下。用高频超声探测仪(迈瑞有限公司,型号DC-70)对受检者进行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物质良性、恶性的探测与诊断,将探头频率设定为10Hz,并让受检者保持仰卧体位,同时用软垫垫高肩部,以暴露受检者颈部。后于受检者颈部均匀涂抹耦合剂,最后将超声探头放置在甲状腺投射处的皮肤表面,统计记录相关探测数据,结合影像学图像和患者病症,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诊断。
1.2.2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包括统计检测诊断结果呈微钙化、粗钙化、无钙化的患者人数,以分析评估超声检测结果中,病理显示病变处钙化情况对良性、恶性结节诊断结果的影响。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检测诊断结果呈微钙化的患者人数更多,有钙化灶的患者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jpg)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团块,一般此病症多因遗传、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所致,同时放射性接触史、甲状腺囊肿及慢性炎症等因素,也会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几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可知,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但多数为良性结节患者,即甲状腺结节恶化成甲状腺癌的几率普遍较低。
但一旦甲状腺结节恶变成甲状腺癌,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若临床确诊结果有误,如将恶性结节误诊为良性结节,不仅会延误患者诊疗进程,影响其临床疗效,还会对患者的生存率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恶性确诊情况尤为重要,为提升此类病症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效果,本研究拟采用高频超声探测方式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与诊断。在本研究中,经观察组、对照组间超声诊断结果的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检测结果呈微钙化的患者人数更多,有钙化灶的患者人数更多,说明若甲状腺结节出现钙化,其诊断结果为恶性结节的几率更大。这主要是因为,根据上述可知,结节主要是因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所致,而细胞变性和细胞坏死,均会导致钙盐沉积,同时组织损伤、局部坏死也会出现钙盐沉积[3]。因此一旦甲状腺出现病变,基本在病变处均可检出钙化物质,根据钙化程度的不同,可帮助医师对患者受检部位具体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如恶性病变,钙化物质多粗糙不均匀、细小多形性、细线样、模糊不定,且同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结节患者的钙化灶检出率普遍更高。
综上所述,利用高频超声探测方式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内钙化情况进行检查诊断,能帮助医师评估诊断受检部位的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性质,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艳玲, 耿维, 刘远, 等. 高频超声显示不同类型钙化对飞行人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 2020, 41(10):55-59.
[2]高明.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 中国肿瘤临床, 2013, 39(17):1249-1272.
[3]于洋. 高频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良、恶性结节性质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