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黄进芝
[导读] 探讨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展开干预,对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的减轻效果。
        黄进芝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展开干预,对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的减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我院全身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重视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模式的实施,就心理应激反应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抽取患者麻醉前30min的心率、收缩压与入院时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经对护理满意度评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术前应激反应程度,增强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全身麻醉;临床路径;应激反应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进步,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麻醉成为了行使手术治疗的必要方法。在手术前,全身麻醉的患者在心理方面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以及失眠等情况,引起部分患者在心率与血压上出现相应的影响,最终手术预后效果不佳[1]。因此,针对全身麻醉的患者行使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成为了以后的发展前景。在本研究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手术预后的效果,从而使护理质量整体得到提高,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8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5.23±5.17)岁。其中妇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20例,其他手术15例。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为(34.23±5.03)岁。其中妇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18例,其他手术14例。高血压患者均已排除,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听力损害。对比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焦虑程度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教育以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家属与麻醉师进行术前的交谈,如:麻醉方式、手术后出现的的不适感以及实施麻醉操作的医生情况等。
        观察组不仅要实施常规的护理,还要在心理层面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每一位患者对于手术的担忧,而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方案,使心理临床路径得以开展。心理护理将其分为术前、术中与术后三部分开展。
        术前:提前1-2天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先告知麻醉方法、作用、副作用以及患者需要给与的配合,最终站在患者出发的立场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采取的医学方法,引导患者对麻醉手术的正确认知,明白其重要性。
        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往往有着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时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平时放松时的习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听舒缓的音乐等,缓解患者因为手术麻醉室所带来的不安紧张感,与患者及时的做好沟通。
        术后:在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做到及时的访视,询问患者在术中的感受、麻醉的感受,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是否出现不适感和疼痛,用此方法来积累临床经验,完善心理临床路径的资料,使其整体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入院时、麻醉前30min心率、收缩压水平,心率正常值区间为60~100次/min;而血压中的收缩压正常值为90~139mmHg。
        (2)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护理满意度。内容以:护理操作、沟通时态度、沟通的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来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分为:≥85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其中满意率为(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运用 SPSS22.0系统分析进行计算,以()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分别使用t与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观察组所抽取患者麻醉前30min的心率、收缩压与入院时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疾病已越来越普遍,而实施全身麻醉跟手术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术前患者往往会有着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是经过多年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时间为轴,结合患者在诊疗期间的心理变化,来展开个体化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积极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程度[2]。本研究重视对此护理模式运用,结果时,观察组应激反应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波动的更为明显。分析原因,与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让患者对全身麻醉的认知,使其更加了解麻醉的作用;而术中则是能够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最后术后采取积极的访视,及时的询问患者,而使心理护理资料进一步完善,最终促进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在手术前,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术前应激反应程度,增强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旷四华.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18,31(24):172-173.
[2]罗金香. 舒适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5):7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