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马秀
龙岩市第二医院产科 福建 龙岩 366400
【摘要】目的:就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PH)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现PH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行对比实验,以护理干预差异性分为为观察样本行对比研究,以护理措施的差异性分为各19例的对照组、干预组,并分别辅以常规护理、阶段性护理,对比其效果差异。结果:相较于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用时更长,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就PH患者而言,阶段性护理是一种应用效果十分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止血,加速其康复进展,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产后出血;影响
引致PH的常见因素包括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凝血功能等,需及时根据其具体原因实施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保障产妇生命健康。此外,PH亦会引致产妇出现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疗效,故需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为此,本文就该类产妇使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影响做了如下详细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现PH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行对比实验,以护理措施的差异性分为各19例的对照组、干预组。前者年龄上限38岁,下限22岁,平均(30.06±6.12)岁;后者年龄上限37岁,下限23岁,平均(30.08±5.88)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指标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深入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措施在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了解出血情况,协助手术医师进行相应处理等。干预组: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明确出血原因护理:积极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备好急救药物,按摩其子宫,鼓励指导患者排尿,监测其出入量,避免肾功能衰竭;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查,探查阴道,以确定出血原因,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动作,及时给予其支持、鼓励,改善患者不良情绪。(2)止血治疗阶段护理:就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抗休克治疗,注意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配合处理;摆放好患者体位,针对情绪过激者适当约束,维持其呼吸道通畅。
(3)止血完成阶段护理:做好预防感染护理,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会阴部消毒、清洁,并保持其干燥,嘱咐其保持充足睡眠;加强病房巡视工作,每隔1h巡查一次,了解患者出血情况、生命体征,评估其心理状态,及时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同时做好患者疼痛护理以及健康宣教,鼓励其尽早进行床下活动,提升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其效果差异,指标包括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后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处理软件选用SPSS20.0,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率(x±s)予以表示,P<0.05表明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对比止血、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3.69±2.26)min、(10.78±2.77)d,干预组分别为(8.45±2.13)min、(7.18±1.53)d,指标对比结果分别为t=7.355,P=0.000,t=4.959,P=0.000,数据对比差异强烈(P<0.05)。
3讨论
PH是在产妇分娩期容易出现且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称为孕产妇死亡四大因素[1]。其是指进行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后出现阴道出血、低血压等症状,且各自出血量分别超过500ml、1000ml的情况,早期准确判断并实施合理有效干预措施对其预后有直接关联[2]。
我院在为PH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采用了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模式,结果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该种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主导,强调护理计划性、时间性、阶段性,通过各阶段性的护理措施有效保障了工作的完整性、连贯性、有效性,进而将护理质量提升至更高水平[3]。PH患者心理、生理会伴随阶段的变化而呈现不同需求,故本次研究将护理工作分为明确出血、止血治疗、治疗后三个阶段,并结合每个阶段患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使得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有效配合治疗,促使止血更迅速、患者康复更快[4]。
综上,就PH患者而言,阶段性护理是一种应用效果十分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止血,加速其康复进展,有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宁.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154.
[2]魏晓霞,朱文军.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影响[J]. 我和宝贝,2020,10(12):94-95,98.
[3]曾玉兰,陈淑梅,柳丽娟. 基于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91-292.
[4]冯静,耿娟娟.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临床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4):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