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张秀清
[导读] 研究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张秀清
        三明市第一医院  ,福建 三明,365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前动脉血气各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前肺功能各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
        【关键词】 振动排痰机;无缝隙护理;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影响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症状,病因尚未明确,考虑与自身身体素质与环境互相影响导致,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需进行及时治疗[1]。为促进治疗效果,而忽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主要研究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75.59±11.59)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75.75±11.24)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对象均为慢阻肺患者;②本研究经伦理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感知障碍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即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振动排痰机相应参数,调整机器速度为10~60GPS,叩击头速度调整为20~30W/s,协助患者取前倾位,由内到外,由上到下进行振动排痰,排痰过程中注意保持叩击头慢速平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将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提高其配合度;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因长期遭受疾病困扰难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其进行有效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变化;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
        比较两组护理前动脉血气各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慢阻肺发病率逐年呈增涨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进行有效治疗[2]。慢阻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患者存在较明显的呼吸道不适反应。慢阻肺患者大部分都伴有气道分泌物较重的症状,为促进患者治疗效果,需进行有效干预,振动排痰机以及相应的护理模式均是临床常用方法。本研究以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的模式为主要方法,护理前两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王玉莲研究一致[3],由此可见,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小可,王勇,武沛佩,等.运动后心率变化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分级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9(12):2150-2155.
[2]李涛,郭立泉,胡蓉,等.CT表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25卷10期,1589-1594页,ISTIC,2020.
[3]王玉莲.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