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   作者:昝诚
[导读] 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方法展开探究。
        昝诚
        南京市佑安医院五病区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方法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6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通过实施无陪护护理干预举措,对护理干预前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5.00%,相较于干预前18.3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护理干预中,无陪护护理干预的有效运用,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无陪护;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疾病,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自觉、思维、行为、表达等方面的异常情况[1],有着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使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丧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精神残疾、神经衰退的问题,使患者的家庭、工作、生活面临不良影响。现阶段,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除去常规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对其展开必要的护理干预,尽可能满足治疗要求,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为了给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现将无陪护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结果展开如下汇报。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60例,其中,男性/女性为33:27,年龄分布29岁-77岁,平均年龄(53.23±3.23)岁。
1.2干预方法
        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干预举措,详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生活指导服务。由于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日常的睡眠、洗漱、穿衣、饮食等常规操作,所以对患者实施生活指导服务是医护工作者的护理重点,需要注重患者生理方面的细节,通过实际演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让患者掌握床铺整理、按时作息、餐前洗手等方法,强化患者的机体舒适度。第二,用药指导服务。患者发病期间,一般会合并许多躯体疾病,所以在用药方面,除去常规的精神类药物,还要增加其他药物,使其符合患者的治疗需求,所以医护工作者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避免由于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譬如氯氮平、奋乃静等药物的应用,患者长期服用会使自身的白细胞减少,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医护工作者需要在为患者选取治疗药物过程中,需确保药效的基础上,将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作为治疗的基础,合理把控药物的服用剂量。另外,医护工作者还要熟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吞咽困难等,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观察,以便及时应用必要的处理对策。第三,预见性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常见患者机体会出现体制下降、抗病能力减弱的情况,加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会因精神衰退的影响,而逐渐丧失,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遗大小便、冷暖不知、饮食失衡等情况,而这饮食导致感染的主要诱因,医护工作者需要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积极展开相应的防护对策与应急治疗。第四,安全管理干预。医护工作者需要注重患者的安全管理环节,应该现场动态化管控与安全评估方式,对患者展开安全指数的评价,并在院内装置监控系统、安防设施,做好现场的巡查监管工作,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1.3观察标准
        对比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发生概率=(自伤、外出、坠伤、攻击、冲动)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20.0版本)展开数据分析,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属于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对比存在意义,表示p<0.05。
2.结果
         干预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5.00%,相较于干预前18.3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如表一所示。

3.讨论
        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随着社会完善发展日益升高,促使医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临床护理干预中,除去常规的生理护理干预,其精神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人文需求等也纳入到临床护理干预注意事项当中[2],使其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治疗需求。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特殊性,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安全风险因素复杂多变[3],导致控制难度升高,所以对其临床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促使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概率逐年增长[4],为了改善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品质,运用无陪护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临床上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护理干预中,容易出现一系列风险事件,譬如自伤、坠伤等,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在护理干预中,注重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才能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本次临床研究通过实施无陪护护理干预举措,如,生活指导服务、用药指导服务、预见性护理服务以及安全管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5.00%,相较于干预前18.3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通过运用生理指导、用药治疗、预见性护理、安全管理等干预对策,能够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身心安全造成的危害,降低患者的药物副作用、环境、病症等危险要素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护理干预中,无陪护护理干预举措的运用,能够避免自伤、外出、坠伤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曾丽娜.长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018(005):121-122.
[2] 马龙.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018(006):242-243.
[3] 梁升英.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要点探讨[J].健康养生,2020,002(004):55.
[4] 衡焱玲,于笑艳.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9,040(003):662-6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