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根管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韩婷
[导读] 目的:分析可视化根管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韩婷
        江苏省镇江市口腔医院 212000
        摘要:目的:分析可视化根管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摸球分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40行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40行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价值

        牙体牙髓病治疗主要以根管填充治疗为主[1]。基于医学专家研究分析,常规根管治疗治疗作用有限,已然无法满足治疗要求,故探究新型治疗方案迫在眉睫[2]。通过分析牙体牙髓病的发病机制和患者实际治疗需要,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应为主要治疗思路,而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的落实和推进可满足治疗要求。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8-2019期间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选出的80例患者参与摸球,对照组40,男女1:1;(42.19±2.22)岁。观察组40,男女1:1;(42.16±2.27)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指导、心理疏导、治疗后康复指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并保障治疗效果,此外还需安排专人进行体征监测和指标记录,确保治疗数据真实可信。
        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方案:在未使用可视化技术的前提下将对患者口腔和患牙进行清洗和消毒,打开髓腔病拔除病变牙髓,将根管扩挫为 35至40号扩大针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根管,使用棉棒吸干液体。观察组: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方案:取低倍镜(2.5-8倍)观察窝洞和患牙部位并定位病灶,操作中换中倍镜(20-30倍)行穿孔定位。使用高倍镜(20-30倍)对解剖部位进行进一步观察,确保无根管遗漏。治疗过程中保证口镜和患牙保持适当距离,当口镜位置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焦距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1.3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时间越短越好。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根管感染和根管肿胀,比值越低越好。
        治疗成功率: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尖周部位未病变且病变部位痊愈,周围骨质密实,即判定为成功,比值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分析
2.1手术时间
        表1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表2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2.3治疗成功率
        表3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

3讨论
        为有效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需根据牙体牙髓病发病机制和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如此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为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治疗工作应以探究根管治疗优化方案,遵循安全、高效治疗原则,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经医学专家深入分析,牙髓病变和坏死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故清除根管内部发炎牙髓和坏死物为根本治疗思路,常规根管治疗方案虽有效果,但是根管填充难度大且根管清除不彻底,故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对此,引入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势在必行,该治疗方案中引入可视化技术,通过倍镜观察可以准确定位根管并彻底清理,确保医护人员可获得清晰、完整的发射影像,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当然,可视化技术的引入也为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应避免反复调整口镜位置,同时应准备使用辅助器械,同时在口镜选择方面应选择高质量口镜 [3]。
        综合上述数据,观察组在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的巨大价值,与常规根管治疗比较,更能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永棠. 可视化根管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v.31;No.305(05):72-73.
        [2] 孙巍. 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 5(12): 43-43.
        [3] 张婧, 王婷婷. 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17):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