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珊 王宇 朱书慧 马兰 田溪
南阳市骨科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及对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1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在入院以后,采用CT诊断、MRI诊断,不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分析。结果:MRI诊断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MRI诊断基底节区、额叶、丘脑检出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者可使用MRI诊断,具有较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可促进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CT;MRI;诊断价值;
前言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因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局限性功能缺陷引发疾病,病情严重,发病突然,具有较高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脑梗死在急性发作时需及时诊断疾病,给予有效治疗。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老以脑梗死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1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12月。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42例,女性患者共计38例;最小年龄是62岁,最大年龄是78岁(67.96±4.17)岁。纳入标准:认知正常;意识障碍;资料齐全;以《老年性脑血管病治疗与预防》有关标准为依据,确诊疾病;首次发病;未实施溶栓治疗,伴随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妊娠期,哺乳期;近期有消化道溃疡、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仪器设备与型号是GE optima 520pro。设置参数如下所示:层厚层间距是5mm,电压是120KV,电流是210mA。详细操作如下所示:头部采用CT平扫;实施复诊,在间隔26小时以后进行,全面观察梗死病灶。
MRI诊断:使用设备是0.3T MR扫描仪(型号:安科 OPENMARK III ),扫描序列是TIWI序列、T2WI序列、T2-FLAIR横截面,以及DWI、TIWI矢状位,设定参数如下所示:层厚设置为5mm,矩阵设置为240*288,层间距设置为6mm,FOV设置为240*240cm,设置扩散敏感系数为1000s/mm2,使用单次激发方式,设定扫描时间是45s。
由两位影像学医师共同阅读检查图像,并作出诊断意见,出具报告,若两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需由另一名医师阅片,最终达到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研究患者在入院以后实施CT诊断与MRI诊断,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对本研究数据对比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分析
MRI诊断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如表1。
2.2 病灶检出情况分析
MRI诊断基底节区、额叶、丘脑检出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如表2。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初步诊断主要为诱发原因、神经受损症状,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对于特殊患者则无法确诊疾病。CT诊断具有明显优势,操作便捷且简单,在诊断中几乎无创伤,且价格方面相对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具有较高普遍性[2]。脑梗患者在早期CT诊断,使用X线在检测部位实施一定厚度层面扫描,使用探测器接收X射线,并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X线进行处理,获取CT诊断图像。然而,此诊断方式存在漏诊率,特别是病情复杂患者,影响疾病治疗。MRI诊断脑梗死患者时,采用灌注加权成像、MR弥散加权成像,有效提高诊断有效性,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特别是应用DWI序列,早期脑梗死诊断质量有效提高[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MRI诊断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MRI诊断基底节区、额叶、丘脑检出率高于CT诊断,差异P<0.05。
综上,脑梗死者可使用MRI诊断,具有较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可促进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庆玲,王鑫鑫,王立波,等. 比较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6):279.
[2] 刘美,周凌燕. CT联合MRI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2):29-31.
[3] 王蓉,郑清铎. 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健康必读,2021(7):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