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刘泊亨
[导读]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排痰措施,就改良式体位引流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刘泊亨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 石家庄,0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排痰措施,就改良式体位引流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30例,常规体位引流)及观察组(30例,改良式体位引流),对比评价组间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内治愈及好转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即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改良式体位引流在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升其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改良式体位引流;顽固性肺部感染;临床效果;生存质量
        心胸外科术的展开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但手术的介入使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大幅度提升,目前临床认为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的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其干预措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本次研究探讨与分析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2019年7月-2020年12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入选者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内,各组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及13例,年龄50-72岁(63.05±1.26)岁;观察组内男女人数分别为16例及14例,年龄50-72岁(63.23±1.19)岁。
        纳入标准:均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且经检查肺部有湿啰音;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症状较轻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组间一般资料数据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或根据痰液或血培养结果联合使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杀菌剂,每日使用盐酸氨溴索1g稀释痰液、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以缓解痉挛状态,同时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干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每隔3天用纤维支气管镜收集痰液进行培养。
        对照组行常规体位引流:引流前30min应用10ml生理盐水和60mg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10min,辅助患者上侧卧位,头低足高在30°以上,持续时间为5min,辅助患者深呼吸2-3次,用力咳嗽1次(10-15min),同时给予鼻导管供氧,流速3l/min,对其spo2进行监测,引流后每隔15min辅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左右两侧各翻一次。体位引流,一天3次。
        观察组应用改良式体位引流:肺部感染患者呈45°半仰卧位,臀部和腰部后方有厚枕,健侧身体倾斜60°。右下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头低足高(约30°)从胸腹向左旋转的60°体位,左下肺感染患者采取俯卧位,头低,双脚高(约30°),双手置于额下,臀部固定,腹部用软枕垫垫,下肢伸直,引流5min后,要求患者深吸气2-3次,剧烈咳嗽1次,持续10-15min。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治愈(肺部感染缩小率在90%以上,痰培养为阴性),好转(肺部感染缩小率在60%以下,痰培养为阴性),无效(均为达到上述指标)。有效率=(治愈+好转)n/%。
        生存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展开评估,评估维度包含: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疼痛,各维度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质量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仅为83.33%,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组间生存质量水平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疼痛等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P<0.05,见表2。


3讨论
        胸腔外科手术的时间较长且手术范围大,此外,术中麻醉气管内插管刺激及破坏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侵入性吸入辅助抽吸、气道温度调节丧失及术后患者湿润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粘稠及难以咳出,气道阻塞病变加重、卧床时间延长及咳嗽不能促进肺部再扩张,更容易引起顽固性肺部感染。促进肺分泌物的排泄是治疗顽固性肺部感染的关键,传统的肺部感染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体位性痰液引流是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率极高的辅助排痰方法,可通过体位变化帮助患者快速排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使患者痛苦降低,提升利于患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王积庆[2]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改良式体位引流在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升其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清峡,徐国新,鲁慧敏.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年28卷1期,156-160页,ISTICPKUCSCDCA,2018.
        [2]王积庆.初探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20,v.6(30):69-71.


        作者简介:姓名:刘泊亨(1996.0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石家庄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胸心外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