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沈桂佳
[导读] 目的:比较分析无痛胃镜及常规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的表现
        沈桂佳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省,九江市,邮编332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无痛胃镜及常规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的表现。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8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研究。以双盲对照原则为依据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所选90例患者采用常规胃镜诊断,实验组所选90例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诊断,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疾病检出情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疾病检出概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疾病、食道疾病及胃部疾病诊断中的表现更加理想,(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共计76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4.44%,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共计19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1.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结论: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提高疾病检出率、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成绩显著。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诊断;无痛胃镜;常规胃镜
        前言:近几年,民众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消化内科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加,民众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多是通过常规胃镜对消化内科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一些不适,而且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在当前形势下,无痛胃镜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因此,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比较分析无痛胃镜及常规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的表现,并积极对工作进行改进,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诊断的水平。参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实验的消化内科患者人数为18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的1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患病时间最长为32天,最短为1天,其中分别有40例及50例女性患者及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29.5±6.2)岁,年龄最大为56岁,年龄下至12岁,实验组患者患病时间最长为34天,最短为1天,其中分别有41例及49例女性患者及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29.8±6.3)岁,年龄最小为12岁,年龄上至59岁。两组消化内科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所选90例患者采用常规胃镜诊断,实验组所选90例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诊断。在常规胃镜诊断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胃镜诊断知识,并在术前8小时禁止患者饮食,术前1天禁止患者抽烟饮酒。在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保持屈膝左侧位,局部麻醉通过利多卡因胶浆实现,要求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对患者十二指肠、食道、胃部进行探查,记录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在无痛胃镜诊断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患者应保持屈膝左侧位,并建立静脉通路,将持续面罩吸氧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5升。通过芬太尼静脉注射液进行麻醉,剂量为每千克0.5微克至1.0微克,丙泊酚用于维持麻醉,剂量为每千克1.0毫克至2.0毫克。在麻醉后,对患者十二指肠、食道、胃部进行探查。在无痛胃镜检查后,患者应卧床2小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疾病检出情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升高、血压升高),并加以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疾病检出情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百分比指代计数资料,标准差()指代计量资料,X2及t分别用于对应数据的检验。数据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时,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检出情况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疾病检出概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疾病、食道疾病及胃部疾病诊断中的表现更加理想,(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共计76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4.44%,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共计19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1.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
3.讨论
        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有着明显的区别,其能够避免常规胃镜对患者带来的痛苦,通过丙泊酚及芬太尼注射液对会患者进行麻醉,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减轻患者的痛苦,疾病检出效果更加理想。共计180例消化内科患者参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比较分析无痛胃镜及常规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的表现。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十二指肠疾病、食道疾病及胃部疾病检出率、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升高、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表明,无痛胃镜在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疾病检出率、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无痛胃镜的优势,并积极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诊断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海山,招杰,苏有盛.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199-201.
        [2]汪强. 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 系统医学,2020,5(17):68-70.
        作者简介:沈桂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主治医师,籍贯:江西省九江市,专业临床医学,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科室:消化内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