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李怡珊 马兰 朱书慧 杨谦 田溪
南阳市骨科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探究CT和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0例为对象,实施CT诊断、MRI诊断,分析影像特点。结果MRI诊断I级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MRI诊断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比CT诊断更高,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可使用MRI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影像学特点。
关键词:CT;MRI;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特点;
前言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脊柱附着点炎症、骶髂关节炎症为主的病症,在早期可累及骶髂关节滑膜.不引起软骨退行性改变、髋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需及时诊断疾病,并实施治疗[1]。本文将以5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0例为对象,本研究在2019年11月开始,在2020年11月结束。所有患者中,20例男性,30例女性;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是58岁(41.45±4.63)岁。纳入标准:资料齐全;均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其他骨科疾病;骨科手术史;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实施CT诊断:使用设备是16排32层扫描机(型号:美国GE optima 520pro;),保持仰卧位体位,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准直设置是0.6mm,螺距是1.0,矩阵是512*512,层厚设置是0.6mm,间隔是50%;各向同性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法进行观察。
实施MRI诊断:设备是:OPENMARK III 0.3T磁共振扫描仪(生产厂家: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持仰卧位体位进行扫描,实施横断面T1WI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矩阵(256×256),TE(11 ms),TR(598 ms);横断面与冠状面T2WI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矩阵(256×256),TE(78 ms),TR(4400 ms);实施横断面PDWI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矩阵(256×256),TE(35 ms),TR(3140 ms);实施冠状面PDWI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矩阵(256×256),TE(43 ms),TR(3000 ms)。若存在可疑病变,实施增强扫描,使用钆贝葡氨酸注射液作为对比剂,0.1mmol/kg,控制流速1ml/s。由影像学医师2名综合评估。
1.3 观察指标
实施CT诊断、MRI诊断,分析影像特点。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
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检出率分析
2.2 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情况
MRI诊断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比CT诊断更高,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不具有特异性体征、临床症状,多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疾病[2]。CT诊断是横断扫描,预防层面干扰,分辨率较高,可将骨质疏松症、骨硬化、关节囊变和间隙情况清晰显示出来,以及显示关节面骨质、骨质钙化情况。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使用诊断,还可显示软组织肿胀、侵蚀囊变、关节面硬化。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可显示出肌腱、骨髓、滑膜、软骨变化情况,以及骶髂关节病变骨髓水肿、滑膜增厚等改变,有效诊断疾病。另外,结合MRI强化程度、骨髓水肿对病变的静止稳定期、活动期进行判断,继而判断病变状态。MRI诊断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使用方位成像技术,将不同组织成分显示出来,与CT技术相比,诊断检出率更高[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MRI诊断I级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MRI诊断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比CT诊断更高,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可使用MRI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影像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陈荣,李勇. CT和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点[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0,43(2):309-312.
[2] 陈丽群. 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 母婴世界,2020(22):43.
[3] 何超伟.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探讨[J]. 吉林医学,2020,41(11):2748-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