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及效果比评价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赵新宇
[导读] 目的:分析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工人员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赵新宇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150090

        【摘要】目的:分析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工人员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地区各市区学校中的1000名学生和100名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分为观察组(11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和对照组(11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对比两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教职工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能提升教职工、学生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使其能有效掌握相关防控知识,进一步降低校内结核病的感染风险,保障校内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健康。
        【关键字】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结核病是一种因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此病菌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侵损,如肺部、脑膜、骨骼等,其中肺脏受侵损几率最高,会致感染者出现肺结核等病症,诱发咳嗽、咳痰、慢性胃炎、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长期处于人群密集的学校,结核病的传播几率更大,感染人数更多[1]。因此需做好结核病,尤其是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的防控工作,为降低学校的结核病感染者,本研究拟采用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学校内的学生、教职工进行健康宣教,并针对此干预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地区各市区学校中的1000名学生和100名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分为观察组(11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和对照组(11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此1000名学生中,女455名,男545名,年龄12-22岁,平均17.04±4.96岁。此100名教职工中,女46名,男54名,年龄25-58岁,平均41.50±16.50岁。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均为在籍、在编的学生和教职工[2];(2)研究对象及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有免疫性疾病者;(2)在本研究前,已感染有结核杆菌者或有结核病史者。
        1.2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是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此期间研究对象均未接受过同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也未主动了解过同结核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观察组是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干预措施如下。
        健康宣讲:首先需由疾控中心人员或医院医师等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健康宣讲。参考《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3]等相关通知,对研究对象进行下述内容的健康教育。(1)明确告知其结核病是传染病,且有较强传染性;(2)结核杆菌主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如接触、吸入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等;(3)结核病多以肺结核为主,若咳痰、咳嗽≥2周,或出现呕吐、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疑似病症,均需及时入院接受相关检查与诊疗;(4)明确告知结核病是可治愈的,且国家有相关政策,可为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减轻学生、教职工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荷。
        持续性教育活动和问卷调查:在研究调查的1年中,可定期对相关学校进行巡回式健康宣教,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通过情景式教育、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教职工知晓疑似感染结核杆菌后可实施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定期开展“防治结核病”主题班会或主题活动周,以加深学生和教职工对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认知。再在干预前、干预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分析评估研究对象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1.2.2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教职工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利用健康问卷调查对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评估,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教职工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般此病症多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因此多数结核病发生在肺部,会致患者出现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特征的肺结核疾病,且此疾病具有一定致死率,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人群密集,感染风险大的学校,需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避免因结核病而对学生机体造成过多损伤。
        为提升学校的结核病防范效果,本研究拟采用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学校中的学生、教职工进行教育干预,以提升学生、教职工的防范意识,使其知晓一旦出现疑似感染病症后可实施的防控措施,使学生、教职工能冷静面对结核病,有效降低学校的结核病感染人数。在本研究中,经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前后的对比可知,经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教职工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说明此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学生、教职工的防范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在本研究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干预中,除对学生、教职工进行较全面且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外,还有定期举行相关教育活动、设立“防治结核病”主题活动周,以提升学生对相关防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印象,有效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能提升教职工、学生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使其能有效掌握相关防控知识,进一步降低校内结核病的感染风险,保障校内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勤, 舒晓丽, 吴宗达, 等. 四川省仁寿县某中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9, 17(1):68-70.
        [2]张永强, 崔立周, 刘兰瑞, 等. 不同模式预防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 13(8):1145-1147.
        [3]卫生部, 国家计委, 财政部.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J]. 陕西政报, 2001, 11(22):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