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杨彦
[导读] 目的:研究CT,MRI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杨彦
        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 龙岩364000
        摘 要:目的:研究CT,MRI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到本院治疗直肠癌患者共72例作为观察对象,运用CT检查模式、MRI检查模式判定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MRI诊断淋巴结正确率58/72(80.56%),CT诊断正确率43/72(59.72%)(P<0.05);MRI分期诊断的精准性更高。结论:MRI诊断模式引入到直肠癌疾病判定中,具有较高的分期诊断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CT;MRI;术前分期;诊断价值

        直肠癌疾病作为常见性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中一般需要运用手术治疗模式,在对具体的方案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性的术前分析,能够降低疾病出现复发的概率,对疾病进行改善,以便于预后。传统术前检查模式主要是运用场景检查模式,该种模式可以精准的判定病灶的转移和浸润状况等,在临床中并不能够被广泛性的运用。CT技术以及MRI技术在近几年来被较为广泛的使用在直肠癌疾病术前的分期性诊断中,诊断的精准性受到医师的认可。为了能够对上述二种影像学诊断效果确认,本文将研究CT,MRI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到本院治疗直肠癌患者共72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存有腹痛症状、大便性变症状以及腹泻症状等,经过手术病理判定为直肠癌疾病,患者均接受CT检查、MRI检查,分成CT检查组(72)和MRI检查组(72),CT检查组患者年龄在34-82/岁,平均年龄为62.45±6.59/岁,MRI检查组患者年龄在34-82/岁,平均年龄为62.45±6.59/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全部的患者都需要进行MRI检查以及CT检查,这就需要对患者开展肠道准备工作,在检查之前的四十八小时,要告知患者食流食,还需要口服100毫升的硫酸镁,而后引入2000毫升的矿泉水。患者在接受检查的当天,需要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要求患者禁食。在检查之前的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之内将10毫升的山峎弱碱肌肉注入到患者体内。
1.2.1 CT检查
        选取本院中先进的64排螺旋CT设备,将管电流数值设置成300mA、管电压数值设置成120Kv、重建层间距数值设置成0.625mm、重建层厚数值设置成0.625mm。引导患者处于侧卧体位,在患者的膈顶实施常规性扫描,直到耻骨联合的下缘。将欧乃派克对比剂100ml注入患者体内,动脉期是注射之后的30秒,而静脉期则是60秒~80秒,将延迟期控制在240s,扫描完成之后,需要将图像传送到专业工作站中,将图像实施针对性处理。
1.2.2 MRI检查
        选取本院中先进的3.0T MRI设备,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常规行横截面、冠状面T1W、横截面T2W扫描,层间距数值设置成0.6mm、层厚数值设置成6mm。增强扫描给予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药物0.1mmol/kg,脂肪抑制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行增强扫描,层间距数值设置成3.5mm、层厚数值设置成7mm,对患者的整个盆腔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直肠癌分期判定的标准
        T1-T2期:病变段存在清晰肠外壁脂肪间隙,开展增强扫描之后,具有光滑肠壁外缘;T3期:有小斑片影在病变段肠管附近脂肪间隙,CT可以清晰的看见高密度,MRI能够见到低信号影,开展增强扫描之后,可以看出结节影外突亦或是肠壁外缘出现不平整状况;T4期:未见病变段肠管与周围脏器间脂肪间隙,增强扫描见模糊边界。
1.3.2淋巴结阳性判定的标准
        淋巴结的边界呈现出模糊状况,其直径大于5mm,CT增强扫描亦或是MRI增强扫描之后,会有明显的强化趋势。
1.4数据处理
     将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CT分期结果
        详情见表1。

2.2术前MRI分期结果
        详情见表2。

2.3淋巴结阳性诊断结果
        MRI诊断淋巴结正确率58/72(80.56%),CT诊断正确率43/72(59.72%)(P<0.05)。
3.讨论
        CT扫描模式可以把肿瘤部位[1]、大小以及四周组织之间存在的关系彰显出,还能够明确淋巴结病灶、转移状况以及四周组织关系进一步明确,但是,该种检查模式经常会错误的对肠系膜直肠间隙小血管四周病变进行诊断。而MRI诊断模式能够多层面上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概率比较高[2],可以把直肠黏膜层以及肌层结构全面和清晰的显示3-4,对肿瘤部位、大小以及四周组织关系明确,提升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洪涛.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的研究[J]. 系统医学,2020,5(2):98-100.
        [2] 孙鑫.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60-161.
        [3] 刘胜.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研究[J]. 健康必读,2020(35):14.
        [4] 潘静容.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研究[J]. 神州,2020(10):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