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慢阻肺预防及自我护理的方法,做健康老年人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李旭
[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是不完全可逆的
        李旭
        四川省建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是不完全可逆的,而且呈现进行性的发展趋势,这类疾病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该病情的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肺功能渐渐下降,出现日常活动甚至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气短的情况。
        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分为环境原因和个体原因两类。环境原因主要是吸烟、粉尘、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化学物质的吸入等;个体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气道反应性的增强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比较缓慢,在该疾病初期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明显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特别是有肺气肿、老慢支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而且该病病程比较长。现在教大家几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及自我护理的方法,做健康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方法:①减少吸入有害颗粒和有害气体;②戒烟。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戒烟,不管是该疾病的初期、中期还是晚期进行戒烟都有利于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③平时要进行合理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改善机体状况;④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例如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疫苗;⑤积极预防和治疗婴幼儿阶段和儿童时期的呼吸系统感染;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中,要按时做肺功能相关检查,这样可以尽早发现该疾病并且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我护理方法如下:
        ①适宜运动。运动能够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提升生活品质,改善呼吸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肺功能处于怎样的状况,再根据肺功能的状况采用不同的锻炼形式,自己感到舒服则是合适的。该疾病的运动原则是:如果肺功能状态较好,可以恰当增加运动量;如果肺功能受损较为严重可以只做呼吸操。该疾病运动注意事项有以下三点:第一:运动之前,要先做一些曲臂、弯腰和伸腿等动作;第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脉冲血氧检测仪按时检测血氧饱和度,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低血氧症时,要给予吸氧。第三:运动结束后,要做原地踏步等结束动作。
        
        ②练习深呼吸。进行深呼吸锻炼可以增强有效通气量,提高吸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导致肺功能减弱、肺内残气增加和有效肺通气的减少,如果患者进行长期深呼吸练习,有利于维护和改善肺的弹性功能,增强肺活力。具体做法是:采用口呼鼻吸的方法来进行深呼吸,每天早上和晚上分别练习一次,每次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练习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不能过分紧张;如果体质稍好些的老年人可以配合练习呼吸操和太极拳。
        ③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劳力过度和劳心过度都会危害身心健康,损害呼吸系统,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来提高生活规律程度;当感觉到心慌、气短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活动量,以减轻自己心脏的负担。
        ④注重膳食平衡。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这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再次引发疾病,所以健康合理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要恰当地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锌和铁等营养元素,保证身体所需营养,也可以合理食用莲子、百合和梨等止咳祛痰的食物。如果患者食欲不佳、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较差,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静脉输入脂肪乳和多种氨基酸等,这样有利于保证机体营养,也会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恢复健康。
        ⑤坚持长期治疗,遵守医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坚持长期治疗,因为长期治疗可以防止病情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⑥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当冬季来临,天气变得十分寒冷,这个时候非常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会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所以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且患者身处的环境也要保持通风和清洁,保证呼吸顺畅。
        ⑦保持良好心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并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患者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劳心费神,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舒缓内心的情绪,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忌情绪激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