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   作者: 孙凯迪
[导读] 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是指各种肺内或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进展性呼吸衰竭,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孙凯迪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是指各种肺内或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进展性呼吸衰竭,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等,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以此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质量。下面主要普及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发病迅速的症状,且患者会出现呼吸窘迫现象,呼吸增快是最早期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深快等现象,另外,患者还会伴有咳嗽、咳痰、焦虑等症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一般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进行体内氧气的补充,使患者因缺氧出现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予以纠正。为了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健康宣教: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解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相关的内容,包括发病因素、治疗方法、护理干预等,还需要对患者讲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反应,要求患者对呼吸机的使用进行积极配合,以此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其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尤其是在缺氧状态下会产生濒死感,再加上患者对呼吸机的使用不太适应,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采用言语或手势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治疗时焦虑、恐惧心理有效消除,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得以增强,使患者的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3)病情监测:护理人员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并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气分析变化,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不断调整,同时,对患者予以体液补充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对患者白蛋白等溶液及时补充。
        (4)呼吸机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时,为了使得其呼吸保持通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呼吸机护理,需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护理,使患者气道中的温湿度得到保障,还需要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证跟家顺利的吸痰操作。另外,护理人员应密切的观测患者的血压指标,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病的发生。在护理期间,为了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做好无菌操作。
        (5)加强营养支持:为了使患者的机体营养需求得以满足,应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如果患者无法进食,那么可以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式,将米汤、牛奶等灌入胃管,在鼻饲时患者采用的体位方式为侧卧位,需要将床头适当抬高一点,一般为20°。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胃肠功能紊乱,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提供静脉营养。
        (6)用药护理: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在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控制好滴速,并对患者的呼吸频率、神志变化等情况密切关注,对药物剂量适当调整。
        (7)早期康复介入:为了使患者的意识得到良好恢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为了促进患者四肢功能的良好康复,指导患者进行神经刺激、被动运动;另外,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畸形的症状,应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对患者的是指关节与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
        综上所述,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身心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